融合已成全球趨勢,障礙者權益受到重視,頻繁的互動機會也帶來挑戰;而挑戰包含日常生活的短暫互動中,障礙族群感受到針對其障礙特質或身份偏見的「微歧視」。本研究奠基於污名溝通模型,由包含障礙者、障礙者家人、專業人員所組成之研究團隊,自「一句話惹惱障礙者」活動投稿中挑選出十句符合微歧視定義之話語,透過立意取樣訪談十一位異質受訪者,探討受訪者對障礙微歧視的訊息展現、反應、結果及循環。本研究發現交談雙方背景、話語語氣及用字遣詞、當下的情境脈絡都會影響對話語的觀感;障礙者並不一定會認定自己是受標記族群。其次,受訪者認為說話者意圖表達善意以及關心,受標記者卻可能認為這些善意受限於認定障礙者劣勢的框架。接著,當受標記者對於文本感到不舒服,面對語句時卻表達無奈及接受,可能顯示出內化健全主義。再來,受標記族群在微歧視事件中多半採取忽視或者離開現場的反應;反之受訪者則建議透過溝通傳達不舒服的事實或原因,同時傳遞正確的資訊。然而,微歧視的高頻率且快速的特徵時常讓人無法及時回應;因此在個人層面的溝通之外,尚可在教育中落實反健全主義的宣導與倡議。建議未來研究可檢視不同障礙特質的微歧視樣貌、非口語微歧視,以及標記形成的背景脈絡。實務上則建議編寫反健全主義的教材,以實際的例證引導受標記與非標記族群思考及討論。實務支持與研究過程中,皆應將障礙者及其相關人士視為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