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0-16期
  • 第16期第1篇(p1-22):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之分析與調查研究—吳武典、韓福榮、林純真、林敏慧
    Vol.16, (1): EDUCATING AND RECRUITING POLICIES OF SPECI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S IN TAIWAN—Wu-Tien Wu, Fu-Jung Han, Chun-Chen Lin, Min-Hui Lin(p1-22)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分析我國當前特教師資培育與進用政策取向及難題,並透過問卷,調查公共意見。經文獻分析,我國當前特教師資政策重點如下:(1)師資培育管道多元化; (2)師資進用採區分性登記; (3)鼓勵一般教師轉任特教工作,並留任在職特教教師; (4)進用相關服務專業人員; (5)一元化之特殊學校校長任用制度。在調查研究方面,設計「我國教殊育師資政策之調查問卷」乙種,內容包括政策、行政及培育三個層面。共發出986份問卷,有效回收731份(回收率74.14%),調查對象包括:民意代表、專家學者(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二類)、行政人員(教育行政與學校行政二類)、教師(普通教育,障礙教育與資優教育三類)、家長(普通學生家長、障礙學生家長及資優學生家長三類),共十一類人員。調查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在政策與行政方面:(1)我國現階段特教師資培育政策不夠明確,法律依據頗為薄弱; (2)我國特教師資之量與質均有待加強;(3)一般認為,特教教師可以擔任普通教育工作,但反之則不宜;障礙及資優教育則可在補修相關學分後,適度交流;(4)現行特教教師依學科別、類別、教育階級別檢定(登記)之辦法,太過刻板,應加以修改,多數贊成以「專任特教教師」聘用或以類別為主要考量。在師賌培育方面:(1)特教師資的最理想來源為特教系所畢業者;(2)障礙與資優二類師資之培育宜分開並各自分類辦理;至於障礙類教師分教育階段別培育,亦具共識,惟主要爭議點在於:把學前及國小合為一組或把國中、小合為一組(學前則單獨成組);(3)在特教體系內有必要設置各類相關服務人員,可聘專任或兼任,惟宜補修特教學分。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對我國特殊教育師資問題,從政策面就行政、培育、進用三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以作為研訂與改進我國特教師資政策之參考。


  • 第16期第2篇(p23-38):特殊教育評量、鑑定工具調查研究—林寶貴、吳淑敏、曾怡惇、林美秀
    Vol.16, (2): A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INSTRUMENTS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TAIWAN, R.O.C.—Grace Bao-Guey Lin, Shu-Min Wu, Yi-Tun Tseng, Mel-Hsiu Lin(p23-3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暸解國內特殊教育評量、鑑定工具的使用情形及其所遭遇的問題,透過問卷及座談會蒐集資料。在問卷方面以專家學者、各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及心理評量小組、測驗出版社或測驗發展中心、中小學特殊教育教師為調查對象。並邀請27位特殊教育診斷及心理測驗的專家學者與特殊教育教師代表參加綜合座談會。   本研究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量的分析,並將綜合座談會的意見加以彙整。最後從特殊教育評量、鑑定工具的研發,專業人員的培訓,及評量工具的管理與使用等三方面提出建議,供國科會或其他相關單位作為今後研究發展評量工具及培訓評量、鑑定專業人員之參考。


  • 第16期第3篇(p39-64):身心障礙教育課程研發單位設立模式規畫研究—林寶貴、盧台華、萬明美、陸莉、吳純純、胡梅
    Vol.16, (3):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MODEL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FOR THE DISABLE) IN TAIWAN, R.O.C.—Grace Bao-Guey Lin, Tai-Hwa Emily Lu, Ming-Mei Wan-Lin, Li Lu, Chwen-Chwen Wu, May Hu(p39-64)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蒐集並彙整各方之意見,以作為「身心障礙教育課程研發單位」設立架構之參考;其中包括此單位之組織結構、運作系統、工作內容、功能和職責等。經文獻探討、問卷調查765位學者專家、第一線的各類特教教師、教育行政人員與社會福利工作人員,並舉辦五場分區座談會與一場綜合座談會,蒐集特殊教育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特教教師代表等各方面對課程研究發展單位成立之意見;本研究主要發現為: 1.大多數的意見贊成「身心障礙教育課程研發單位」設立性質應為常設機構。 2.該單位之設立方式宜設在教育部所屬單位,但為獨立機構,或以「財團法人」之方式成立之半官方機構。 3.該單位是否應依特教類別、障礙程度、特教階段予以劃分,需視研發的內容與需要再加以組合。大體上同意該單位採不分類別、程度、及階段方式設置,再俟需要採任務編組方式實施各類、各階段與程度之課程的研發。 4.該單位的經常費應由教育部入年度預算,至於有關課程研發、實驗等之經費則可以專案方式補助。 5.該單位的成員,應包括學科、課程及特教專家學者、普通教師、特教相關專業人員媒體製作專家;社會人士(如家長、殘障團體代表、民意代表、社工人員等)與行政人員。 6.有關該單位的功能應含研究、發展、實驗、評鑑四項功能。而對設立組別之意見,則宜以統整其功能方式,簡化為研發、資料及業務三組;至於推廣服務則宜由下游單位負責。 7.對該單位設立成員人數之意見雖不一,但皆以精簡人員為考量。除任務編組外,專任主任、秘書與組長的配置似為大家之共識,研究員則依各組之需要,以專任或約聘方式各置 2~3名。至於業務組則需置專任組員 4~5人,由具公務員任用資格者擔任,以分掌人事、會計、庶務、出納、文書等經常性業務。 8.有關該單位研發課程「工作項目」之意見,則視功能訂定後再調整。大致應含編製課程標準、課程綱要、編製教材、教師手冊(或教學指引)、教學評量工具、教具(含教學媒體)、輔具等項目。  根據研究結果,將身心障礙教育課程研發單位的名稱、位階、運作方式與流程等,加以統整,分別以教育部下設之獨立單位與財團法人設立之方式,研擬出二種建構模式,以為教育部設置該單位之參考。


  • 第16期第4篇(p65-86):K-3學童記憶力測驗發展之研究—洪碧霞、邱上真
    Vol.16, (4): THE DEVELOPMENT OF A K-3 CHILDREN MEMORY TEST—Pi-Hsia Hung, Shang-Cheng Chiu Huang(p65-86)


    本研究旨在發展 K-3學童適用之記憶力測驗,作為學習困難初步的診斷工具。測驗內容包含(1)語詞記憶(立即與延宕)(2)數字序列記憶;(3)物體辨識(立即與延宕)(4)工作記憶等四部分。常模樣本包含60所學校K-3年級共1‚235名學童,另外以資源班440名及啟智班339名學童作為初步效度研究的對照討論樣本。一、三、四子測驗的平均()二系列相依序為.55.61,和.41;內部一致性α.75.85.64。語詞記憶有明顯的順序效應;物體辨識測驗中動物的獨特性和受試學童喜愛的程度有些微的影響;工作記憶變異較大,因此它與其他子測驗的相關也較高(.34.46)。各子測驗男女學童的差異並不明顯,其中語詞記憶和數字記憶廣度,女學童比男學童略高,但解釋量低於1%。各子測驗年級間的差異都是顯著的,由幼稚園到三年級平均得分逐年上揚,年級變項對各子測驗的解釋量依序為7.5%7.8%11.6%,和15.4%。大致看來作業內涵愈複雜,年級的差異就愈明顯。常模、資源班和啟智班的差異幅度更大,班別對各子測驗變異的解釋量依序為19.3%17.0%17.8%,及25.2%。其中年級和班別的交互作用在物體辨識和工作記憶測驗上是顯著的,即各類班別隨年級上揚的幅度並不平行,換言之各類學童成長的速率有差異。研究中同時提出各子測驗疑似記憶薄弱的決斷分數以為進一步協助必要性的警示。


  • 第16期第5篇(p87-108):國中智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林寶貴、張小芬
    Vol.16, (5): A STUDY ON THE MENTALLY RETARDED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ABILITIES ARE IT´S CORRELATED FACTORS—Grace Bao-Guey Lin, Hsiao-Fen Chang(p87-108)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中智障學生的國語文能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就讀啟智學校與啟智班之全台灣地區國中一至三年級297名智障學生為研究樣本;使用「中華國語文能力測驗」為評量工具,採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逐步回歸等統計方法考驗。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1.國中啟智班學生各項國語文分測驗得分均隨年級增加而增加。2.啟智班國三、國二學生的國語文各項分測驗能力及全測驗分數只有普通班國小一年級程度,約落後6~8年級。3.啟智學校國中部學生的國語文各項分測驗能力及全測驗分數,均不及普通班國小一年級程度,約落後7~9年級。4.啟智班表現較佳的項目為選詞與字形辨別,啟智學校則以注音、字形辨別、選詞表現較佳,而兩類智障學生各項國語文能力均以重組表現最差。5.不同年級智障學生國語文能力有顯著差異,國二、國三均優於國一且差異達顯著性。6.不同智障程度學生國語文能力有顯著差異,輕度障礙學生優於中、重度學生,且差異達顯著性。7.智障學生的各項國語文能力的差異情形,不因性別與母親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差異。8.智障學生各項國語文能力會因不同智障程度、年級而有不同,且差異達顯著性。9.中度智障學生的國語文能力,會因安置於啟智班或啟智學校而有差異,且啟智班學生之得分均優於啟智學校學生。10.智障學生其選詞能力會因父親教育程度之不同而有差異,父親教育程度愈高的智障學生其選詞能力愈好。11.智障學生之詞彙、選詞、語法的能力會因家庭使用語言而有差異。12.智障程度為預測國語文能力的最佳預測因素。性別因素,並不能有效預測國語文之能力。 根據上述的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有關教學及未來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 第16期第6篇(p109-130):智障學生學校適應能力之探討—王天苗、范德鑫
    Vol.16, (6): A STUDY OF SCHOOL COMPETENCE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Tien-Miau Wang, Der-Hsin Fan(p109-130)


    本研究主要目的編製一份包含學生學校適應能力表現之重要項目、採教師專業判斷評量方式且具教育規畫功效的評量工具,並進一步採討智障學生在校適應能力表現情形其相關問題。本研究對象為八十五年度就讀於臺北市國中小普通班學生(N=427)、資源班學生(N=283)與啟智班學生(N=339)1049人及被轉介接受臺北市國中特殊教育學生鑑定之學生718人和臺北縣國中小特殊教育學生鑑定之學生282人。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編製出包含感官、生理動作、社會情緒、語言、學習能力和成就等五大向度、十四項能力且足以區別普通班和特殊班學生、資源班和特殊班學生之「學校適應能力量表」;(2)大多數適應能力得分和智力之間有低度相關; (3)教師和家長間之評定結果並不一致;(4)被轉介參加特殊學生鑑定之學生主要的適應問題為學習、語言、自我照顧及團體生活等能力上之困難;(5)不同地區、教育年段和教育安置之學生學校適應能力有差異。


  • 第16期第7篇(p131-150):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之意見調查研究—蕭夙娟、王天苗
    Vol.16, (7): CROSS-DISCIPLINARY TEAM SERVICES FOR INTELLECTUALLY DISABLED STUDENTS IN SPECIAL CLASSES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S—Suh-Jiuan Shiau, Tien-Miau Wang(p131-150)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之需求、實施辨法及相關問題。研究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採訪談方式,以半結構方式對26位啟智工作者進行訪問;第二階段依據訪談結果,研究者自編「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意見問卷」,採用Delphi方法針對26位啟智教育之相關專家學者進行意見之重要性評選。研究資料以百分比、平均數及肯德爾和諧係數進行比較分析。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1.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的需求性高,主要需要的相關專業人員包括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2.專業整合之實施最好依情況需要彈性採專業人員固定地點或巡迴方式進行。若採巡迴提供服務,較宜由縣市或分區內指定學校聘任專職相關專業人員巡迴地區內所屬啟智班,其次可由縣市政府教育局聘任專職相關專業人員不分區負責縣市內啟智班的巡迴輔導。若採固定地點方式,較宜由縣市或分區內的指定學校聘任專職相關專業人員在該校輔導各校轉介來的啟智班學生。3.啟智教師與其它專業人員的合作方式最宜採相關專業人員透過個案討論會指導老師進行教學活動,另也可採由專業人員(包括教師)透過個案討論會,暸解個案情形但分別進行教學活動方式。專業整合運作的協調工作以輔導主任或特教組長擔任較宜。所需經費宜由教育補助費、醫療健保給付或社政單位相關補助費支應。4.聘任相關專業人員可視情況由學校與醫院簽約或由教育體系自行進用;相關專業人員聘任的考量宜以具專業證照資格者優先,其次為專業學系所(組)畢業且於職前講習或養成教育接受過特教相關課程者。 5.國中小啟智班實施專業整合宜由法令制度、經費、專業協商、行政、人員培訓、宣導和研究等多方面配合條件著手規劃或執行。


  • 第16期第8篇(p151-170):臺北市啟智幼兒班回歸主流實施現況與相關問題研究—鄒啟蓉
    Vol.16, (8):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MAINSTREAMING IN PUBLIC PRESCHOOL PROGRAMS IN TAIPEI CITY—Chi-Long Tsou(p151-170)


    本研究旨在探討:(1)臺北市自足式啟智幼兒班實施回歸主流現況;(2)教師對實施回歸主流的看法與建議;(3)教師對實施混合教育的看法與建議;(4)教師對目前實施回歸主流的滿意程度。本研究對象包括臺北市11個自足式啟幼班、21名啟幼班教師及各園啟幼班教師推薦的普通班教師 7名,共28名教師。本研究採半結構式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分兩階段進行;使用工具為自編訪談題綱及「回歸主流及混合教育實施要素重要性與實施程度自我評鑑調查表」。本研究主要的發現有:(1)臺北市現有11個自足式啟智幼兒班皆有實施回歸主流,但回歸的時段多利用全國性的活動和不定期的社交聯誼活動;(2)全市現有52名自足式啟智幼兒班學生中,有 8位除參加全班性的回歸主流活動外,也被安排作個別化的回歸;有的啟智幼兒班學生智力接近正常,但回歸時仍有不適應的問題;(3)影響回歸主流的因素錯綜複雜,有的與整個幼稚園有關,有的則牽涉到普通班內、特殊班內、普通班和特殊班的關係、老師與家長的關係等生態因素;(4)啟智幼兒班教師對回歸主流及混合教育實施要素的看法頗一致;(5)啟智幼兒班教師對回歸主流實施情形不甚滿意。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實施回歸主流或混合教育與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 第16期第9篇(p171-184):國小學童口語語言理解與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陳美芳
    Vol.16, (9): A CORRELATIONAL STUDY ON ORAL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Mei-Fang Chen(p171-184)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國小學童在閱讀歷程中的整體性口語語言理解能力及其與閱讀理解的關聯。此為三年的縱貫研究,本文為第二年研究資料之分析及部分一、二年資料間的比較。本研究探討的閱讀成分包含:圖畫詞彙與聽覺記憶能力。研究對象於第一年選定,本年繼續追蹤,對象來自臺灣北、中、南、東四區,經參考教師觀察、學生在校成績及標準化國語文能力測驗,分為國語文低、中、高三個程度組。三年級三組人數分別為:87、49、14名;六年級三組人數分別為90、48、26名。 本研究對圖畫詞彙的測量採用「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甲式」,聽覺記憶能力則採自編測驗測量。研究主要結果如下:1.圖畫詞彙的組間比較:無論三年級或六年級皆顯示,低成就組得分不如中、高成就組,中成就與高成就組間則無差異。2.聽覺記憶的組間比較:無論三年級或六年級皆一致的顯示,三組間得分有差異,低成就組得分不如中成就組、中成就組又不如高成就組。 3.不同句型聽覺記憶的通過百分比:無論在三年級或六年級組,學生在各句型的通過百分比皆隨低、中、高程度而遞增。在控制句長後,三年級學生記憶複和句(句型四)可能較其它句型困難。六年級學生四種句型的通過率則趨近。 4.與閱讀理解能力間的相關分析:聽覺記憶與閱讀理解的相關,在三、六年級分別為.663、.484,圖畫詞彙與閱讀理解的相關,在三、六年級分別為.572、.596。 5.圖畫詞彙能力的發展:圖畫詞彙大致會隨年級增加而增進,但發展狀況會因學生原來的國語文能力程度而有些不同,二年級升三年級階段,可能是中程度與低程度學生圖畫詞彙豐富增進的階段。


  • 第16期第10篇(p185-202):國小一年級中文讀寫障礙學生字詞學習特質之研究—林素貞
    Vol.16, (10): CHARACTERISTIC BEHAVIOR OF FIRST GRADER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IN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Su-Jan Lin(p185-202)


    本研究擬從基礎性研究觀點,採用質的研究方式,探討國小一年級中文讀寫障礙學生的字詞學習行為之特質。本研究對象母群體乃由臺中縣和臺中市各取一所國小之一年級學生共996人,最後再從其中篩選出18名學生為本研究對象。此研究對象之選取主要以國語科之學習表現居全班之倒數五名的學生,再加上國語科教師之推薦,排除任何感官障礙(例如視覺障礙、聽覺障礙、腦性麻痺等)、智能障礙、情緒障礙、以及文化不利等狀況,再綜合研究者之初步教室自然觀察結果所成。本研究方法計有:(1)教室情境自然觀察記錄,(2)研究對象之語言與認知發展之評估,以及(3)相關資料之蒐集,例如回家作業、考卷、個案發展史等。本研究結果發現:(1)在大班級教學情境中,本研究對象常出現跟不上其它同學的朗讀和手寫字的速度、聽不懂老師的指令或說明、或是無法銜接上教師的教學流程度。(2)根據語言與認知發展的評估資料顥示,本研究對象之語言與認知發展與一般正常兒童並未有項目量上的差異,但是確實有質方面的發展不足。(3)本研究對象的中文書寫筆跡特徵,在此一年級階段仍無法發現一致性之特徵,亦即是其異質性高於其同質性;並且此資料必須由其考卷作答獲知,一般回家作業或是課堂習作的書寫狀況,並不易顯示出本研究對象在中文字之書寫上的障礙現象。 本研究最後提出三點教學上之建議,以及倡導在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就應該安置中文讀寫障礙學生和疑似中文讀寫障礙個案至資源教室進行補救教學,以期達到早日回歸主流之目標。


  • 第16期第11篇(p203-224):認字薄弱群體之閱讀能力及相關變相探討—吳宜貞、黃秀霜
    Vol.16, (11): STUDY OF RE (DING ARIL TIES AMONG THE LOWER WORD-RECOGNITION CHEDREN—Yi-Zeng Wu, Hsiu-Shuang Huang(p203-224)


    本研之目的主要描述認字薄弱群體在城鄉上之發生率、認字情況、家庭環境分析以及其在語意區辨以及閱讀理解上之分析等四部份。本研究以臺南縣、高雄市之國民小學五年級 511人作為研究對象。所得之研究結果如下: 1.在城鄉上的發生比例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2.認字薄弱群體和一般五年級學童在九個認字層次中,以認字層次3、4的差異最大。 3.在家庭環境變項分量表「閱讀氣氛和習慣」上認字薄弱群體與非認字薄弱群體間有顯著差異存在(F=4.45,p <.05),推論此一群體對於從事閱讀,缺乏內在動機與外在誘因,在家中亦缺乏他人指導其不會的地方。4.認字薄弱群體之認字能力與語意區辨、閱讀理解間有顯著相關存在(r=.30、.31,p<.05)。5.認字薄弱群體之認字能力與語意區辨、閱讀理解之相關顯著低於非認字薄弱群體(Z=2.54、1.92,p<.05)。本研究希望提供家長在瞭解孩童認字以及閱讀能力之餘,能進一步瞭解影響到孩子閱讀能力的一些相關家庭環境變項因素,以供改善之參考。


  • 第16期第12篇(p225-246):PASS認知歷程模式在國小閱讀障礙兒童認知歷程分析上之應用—簡明建
    Vol.16, (12): THE APPLICATION OF PASS COGNITIVE PROCESSING MODEL IN THE ASSESSM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Ming-Diann Jean(p225-246)


    PASS認知歷程乃指計畫(Planning)、注意(Attention)、平行處理 (Simultaneous)、和序列處理(Successive)歷程而言。   本研究旨在以PASS認知歷程模式探討閱讀障礙兒童和一般兒童認知歷程的差異。研究者首先從臺北市十一所國小五年級中挑選40名閱讀障礙兒童與40名與其對照的一般兒童,並從國內現有測驗中挑選六個符合PASS理論架構的現有測驗,研究者再自行編製六個分測驗,彙整成為「兒童認知歷程評量工具」,施測於閱讀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最後再以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區辨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閱讀障礙兒童和一般兒童在認知歷程上有顯著差異:其差異主要表現在計畫歷程、語文的平行處理及序列處理歷程,前者不如後者;就PASS分測驗而言,此差異表現在「找找看作業」、「填填看作業」、「配配看作業」、「語文關係」、「指指看作業」、「語詞記憶」、「記憶廣度」等七個分測驗上。 2.PASS認知歷程能力可區辨閱讀障礙兒童和一般兒童:若以四種分歷程來區辨,可達77.5%的正確率,其中以語文的平行處理能力,語文的序列處理能力,以及計畫能力較具區別力;若以十二個分測驗來區辨,可達87.5%的正確率,其中以「語文關係」、「語詞記憶」、「配配看作業」以及「找找看作業」四個分測驗較具區別力。   根據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若干在教育行政、教學輔導及未來研究上之建議。


  • 第16期第13篇(p247-268):多元「社會行為評量表」在鑑定國中情緒障礙學生之可行性研究—洪儷瑜
    Vol.16, (13): APPLICATION STUDY OF ADOLESCENTS SOCIAL BEHAVIORB SCALES IN IDENTIFYING SECONDARY STUDENTS WITH EMOTIONAL BEHAWORAL DISORDERS—Li-Yu Hung(p247-268)


    本研究旨探討多元「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Adolescent Social Behavior Scales‚ASBS)在情緒障礙學生鑑定運用之可行性。以臺北市兩所國中之一、二年級學生各十班,共計 662名學生為研究對象,模擬進行鑑定工作,本研究先擬定三階段之鑑定,包括篩選、多元評量與觀察,僅以「青少年社會行為評量表」和「青少年行為簡式評量表」兩項工具和社交計量表等三份工具,進行鑑定流程之第一和第二階段之測試研究。 結果有如下的三項主要發現: 1.在第一階段篩選,社交計量表和教師轉介兩種不同篩選方式,所得之篩選人數比率與問題類型有差異,以篩選所得之人數比率與偽陽性和偽陰性之研究發現教師轉介配合實施簡式量表之篩選較為理想,約篩出總人數之6.19%,惟,此篩選方式較容易忽略受忽視型的學生。 2.第二階段多元評量的結果,發現約有4.8%的學生符合兩版以上出現兩個分量表低於百分等級10(或高於百分等級90)或是一個量表低於百分等級5(或高於百分等級95)之標準。3.本研究所探用之多元評量之標準以問題之嚴重程度、問題表現之領域數目、與評量來源數比較各種不同標準所得之人數,結果發現原採用之標準最符合第二階段的功能。  最後,根據研究限制也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並對原擬定之鑑定流程提出修訂模式,而多元行為評量表之簡式建議用於第二階段轉介後之篩選,完整版則用於第三階段之正式評量。


  • 第16期第14篇(p269-290):國小六年級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症學童社會技能訓練之成效研究—鄭惠霙
    Vol.16, (14): THE EFFECT OF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THE SIXTH GRADERS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Huei-Ing Whitney Cheng(p269-290)


    注意力缺陷及過動症(ADHD)發病早、盛行率高,且常衍生學校社會適應不良的問題,本研究運用跨受試之多基線單一受試研究法與視覺分析法,以了解社會技能訓練對8位國小六年級ADHD學童的介入效果。實驗結果不能完全支持「社會技能訓練可增進個案之適應行為以及減少其不適應行為」之假設,但該訓練之社會效度尚能獲得個案及其導師的正向肯定。


  • 第16期第15篇(p291-314):「自閉症兒童發展測驗」之編製及相關研究—張正芬、吳淑敏
    Vol.16, (15): A REPOR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AL SCALE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Cheng-Fen Chang, Shu-Min Wu(p291-314)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編製一套適合學前與國小階段自閉症兒童使用之發展測驗。測驗之試題係參考一般兒童之發展原則編製,實施方式主要採三階段標準化之動態評量,測驗內容共有遊戲模仿、社會化、認知、語言理解、語言表達、精細動作、粗大動怍、生活自理八個分測驗,其中生活自理為量表形式。常模樣本為 217名二歲至五歲之一般兒童,同時選取三歲半至十歲之自閉症兒童91名施測本測驗,以暸解適用之情形。研究結果如下: 1.本測驗實施於一般兒童與自閉症兒童時,分測驗與總分之平均數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且一般兒童之得分顯著優於自閉症兒童,而自閉症兒童在本測驗的表現,最差的為社會性、語言理解與語言表達,充分反應其障礙特性,顯示本測驗有良好之建構效度; 2.本測驗各分測驗與總分之相關介於.76-.94之間,顯示全測驗具有內部一致性; 3.本測驗之重測信度介於.51-.96; 4.以三階段、漸進的動態評量編製標準化測驗實施於一般兒童與自閉症兒童,能有效提高表現水準,對自閉症兒童評量,尤其有正面而積極的意義,值得繼續研究、推廣。


  • 第16期第16篇(p315-328):臺灣人工電子耳孩童聽覺復健現況—陳小娟
    Vol.16, (16): THE CURRENT STATUS OF AURAL REHABILITATION FOR COCHLEAR IMPLANT CHILDREN IN TAIWAN—Hsiao-Chuan Chen(p315-328)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國內人工電子耳孩童聽覺復健之現況、父母對此植入術之態度、父母覺得人工電子耳對其子女溝通的效益如何、以及父母希望教育單位做哪些方面的努力。研究工具為一份自編之問卷,對象則為八十六年九月三十日前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術而年齡為十八歲以下的個案,以直接郵寄問卷、間接由家長聯誼會郵寄問卷或電話訪談方式向合乎條件之140位個案之家長進行調查,回收問卷131份(96.3%)。 研究結果如下: 1.人工電子耳孩童的人數逐年增加中,學齡前孩童與學齡孩童各約佔半數。 2.六歲以下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的聽障孩童一年比一年多。 3.學前聽覺復健機構數量不足,許多家長求助於私人機構。 4.人工電子耳孩童接受復健之單位包括公立與私人,也有父母或親友自行教學的,上課時數差異極大。 5.聽覺復健多半是付費性質,對收入不高的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6.多數父母都對人工電子耳有正向的態度,除了知道術後覺說話訓練相當重要,也明白自己的努力與子女溝通表現有關係,當然不會後悔子女接受此植入術,甚至會建議其他聽障孩童做此項植入術。 7.父母對其人工電子耳子女受教之公私立聽覺復健機構尚稱滿意,而各機構也相當重視父母之參與。 8.有將近八成五的父母認為人工電子耳對其子女的溝通有不錯的效益。9.父母期待教育當局在人工電子耳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 第16期第17篇(p329-346):視障音樂家生涯發展歷程之詮釋性研究—林福雄
    Vol.16, (17): AN INTERPRETATIVE RESEARCH OF CAREER DEVELOPMENT OF A BLIND MUSICIAN—Fu-Hsiung Lin(p329-346)


    本研究以視障音樂家明心為研究主題,以「質的研究方法」,進入現場參與觀察,在自然情境的脈絡中進行深度訪談,並透過文件蒐集、田野札記等方式,以尋索視障音樂家生涯發展歷程之面貌,以及詮釋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在視障音樂家生涯發展歷程中的影響與意義。本研究獲致之結果如下: 1.視障音樂家明心的生涯發展歷程的面貌:主要是由家庭生涯歷程、音樂學習生涯歷程、情感婚姻生涯歷程、職業生涯歷程及參與社會生活等生涯歷程建構而成。 2.影響視障音樂家明心生涯發展歷程個人之因素:有溝通的能力、行動的能力、價值觀、音樂的興趣、信仰、對視障的接納態度、人格特質、成就動機等八項。 3.影響視障音樂家明心生涯發展歷程環境之因素:主要分成家庭、學校及社會三方面。在家庭因素方面為:家庭背景、父母的愛、父母管教態度、家人的期望、經濟狀況、陪伴孩子成長及婚姻生活等八項。在學校因素方面為:啟明學校、受教權、學習音樂的困擾、學校課程等四項。在社會方面:則有職業的選擇、社會認定的工作能力、視障者的工作權、社會福利政策、無障礙空間、社會的接納、參與社會工作以及重要他人等八項。


  • 第16期第18篇(p347-366):我國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學生的追蹤研究—環境影響之探討—吳武典、陳昭地
    Vol.16, (18): A FOLLOW-UP STUDY OF TAIWAN MATHEMATICS OLYMPIANS—Wu-Tien Wu, Jau-D. Chen(p347-366)


    本研究以19911994年間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的三十六名學生(男34,女2)為對象,以修改自James R. Campbell之泛文化研究問卷及深度訪談探討下列問題:(1)參與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學生的現況如何?(2)那些家庭與學校因素影響受訪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3)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方案對數學資優生有何影響? 主要發現如下: (1)所有參賽學生在接受訪問時(迄19965月)均在大學就讀,大多數主修數學(20名,占55%),次為醫學(7名,占19%)、電機(6名,占17 %)、物理(2名,占6%)、與機械(1名,占3%);(2)大部份參賽學生是小家庭中的長子(女),且很早便已顯露其卓越的數學能力;(3)學生在班上成績多半是「名列前茅」; (4)雖然參賽學生的家庭之社經地位(SES)各不相同,但大多數仍屬高社經地位的家庭;(5)參賽學生的家庭支持度高,學習環境良好;(6)一般說來,數學奧林匹亞經驗對參與之學生有良好的影響,特別是在數學及科學的學習態度、自尊、自發性學習及獨立思考上為然;(7)受訪者進入大學後,幾乎沒有任何針對他們的需要設計的特殊方案;(8)各受訪者對電腦的熟練程度很不相同,這與其個人興趣及接觸電腦的方便程度有關;(9)因為受訪者都仍是學生的身份,因此除數學外,並未顯現其他方面的特殊成就;(10)受訪的數學資優學生在認知方面顯示較多共同特質(如喜歡做數學、好奇心強、喜歡思考等),在情意及社會方面則有較大個別差異(在表達能力、人際關係、興趣、生涯習慣、運動、儀容等方面)。


  • 第16期第19篇(p367-378):高中數理資優學生與一般學生興趣類型之比較研究—林幸台、張文啟、張正夫、羅敏文
    Vol.16, (19): EXPRESSED AND INVENTORIED INTERESTS A COMPARISON OF GIFTED STUDENTS AND GENERAL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S—Hsin-Tai Lin, Wen-Chi Chang, Cherng-Fu Chang, Ming-Wen Luo(p367-378)


    本研究以257名高中資優學生及888名一般高中學生為樣本,探討其在大考中心興趣量表上的反應,以及與抓週三碼之諧和程度。研究結果發現資優學生的興趣屬於研究型者居大多數,但亦有三成以上對藝術感興趣,其興趣較為集中;一般學生除有近三成偏向藝術型,餘者分屬其他四種興趣類型,僅事務型人數較少。惟量表所示結果與學生在抓週題上所自陳的興趣類型有若干差距,尤以資優女生最為明顯,其中又以屬於社會型、企業型、及事務型者,其諧和度較低,最值得注意。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數項實務及研究方面之建議。


  • 第16期第20篇(p379-400):跳級資優學生之生活適應分析—郭靜姿、蔡尚芳、王曼娜
    Vol.16, (20): THE LIFE ADJUSTMENT OF THE STUDENTS ENTERED INTO THE HIGHER EDUCATIONAL PERIODS THROUGH GRADE SKIPPING—Ching-Chih Kuo, Sun-Fan Tsai, Mann-Na Wang(p379-400)


    本研究旨在分析跳級學生之生活適應情況。研究對象取自臺灣地區77~84學年度119所辦理資優教育的學校。第一年採問卷及測驗方式,總計蒐集到233位經由跳級管道升學的學生資料。研究工具為「跳級經驗量表」及「賴氏人格測驗」。第二年訪談了58位學生,以進一步了解及分析學生跳級後在學習與心理等方面之適應狀況。 第一年研究結果發現:經由跳級升學的學生,大多數就學情形頗佳,並不因為縮短教育年限而有升學上之困難。而學生跳級後,七成以上表示在自我發展上有正面的影響,跳級未導致過多的壓力,學校適應也大致良好。跳級學生之人格類型,在賴氏人格測驗結果中有八成傾向適應良好型(指導型、鎮靜型及平均型),二成傾向適應困難型(孤僻型與暴力型)。七成以上學生對於跳級制度傾向滿意,惟建議實施方式應加強對於跳級生的追蹤輔導及協助。第二年研究結果分就十項訪談內容分析了跳級學生不同適應的原因。主要影響學生適應程度的原因為:1.學校對跳級學生的輔導方式,2.老師關懷學生的程度,3.師長的期望與教養態度,4.個人的學習能力狀況,5.自我期許的程度,6.個人壓力調適的能力,7.個人適應新環境的能力,8.個人的人格特質,9.同儕對跳級生的態度,10.跳級的時間及型態等。


  • 第十六期第21篇(p401-426):高中語文資優生進入大學後之追蹤研究—林寶貴、郭靜姿、吳淑敏、廖永、嚴嘉明
    No.21: A FOLLOW-UP STUDY OF THE VERBALLY TALENTED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NTERING UNIVERSITIES THROUGH RECOMMENDATION—Grace Bao-Guey Lin, Chung-Chip Kuo, Shin-Min Wu, Yeong-Kun Liao, Chia-Ming Yen(p401-426)

    臺灣地區實施語文資優生甄試保送大學已有六年,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了解甄試保送大學之語文資優生進入大學後在學校的各項適應狀況,以做為該項甄試保送制度改進之依據,並提供各大學對語文資優生輔導之參考。本研究第一階段重點為了解甄試保送進入大學之語文資優生的近況,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就讀學校科系的滿意程度、學習適應狀況、生活適應狀況、生涯規畫狀況以及對甄試制度的滿意程度。另外,透過對任課教師與輔導教師問卷,了解教師對學生學習特質的看法,對學生學習適應狀況、生活適應的觀察,及對甄試制度的滿意程度等。第二階段則對甄試保送進入大學之語文資優生進行訪談,並召開北、中、南三區語文科教師及相關輔導人員座談會,深入瞭解教師及相關輔導人員對學生學習適應、生活適應的看法,及對甄試制度的意見及建議等。本研究樣本包括歷年來經由甄試保送進入大學語文資優生共391人,另依據招收語文資優生人數比例選取部分參與輔導或教學之大學教師250人,回收有效問卷445份,總回收率69.4%。訪談對象則從第一年問卷調查願意接受訪談的100位學生中,挑選國文、英文保送生各30名,實際受訪者59名。本研究主要發現分語文資優生的基本資料、對就讀學校的滿意度、學習適應、生活適應、生涯規畫、對甄試保送制度的滿意度、教師對語文資優學生在各項目上的看法、教師對甄試制度的滿意度、教師對甄試保送制度的建議等九大項加以說明。

  • 第十六期第22篇(p427-442):領導才能教育實施意見調查研究—王振德
    No.22: A SURVEY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OPINIONS ON LEADERSHIP EDUCATION—Jan-Der Wang(p427-44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調查國民中小學及高級中學學生及教師對領導特質及學校實施領導才能教育相關問題的看法。研究者以自編「領導才能問卷調查」學生用及教師用兩式,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對象以分層隨機取樣方式,選取資優學生214名、普通學生215名、資優班教師136名、普通班教師146名(回收率約79%)。茲就研究結果摘要如下: 師生對領導特質的看法略有不同。二者除重視某些個人特質外,學生較注重人際關係,而教師則較重視領導技能。 1.師生接肯定領導才能的重要性,並認為學校甚有必要提供領導才能教育。 2.資優學生比普通學生在學校中較有機會擔任領導者且亦喜歡擔任領導者。 3.師生對領導才能的課程內容的看法相當一致。課程重點需包含:溝通技巧、人際關係與社會技巧、問題解決與思考技巧、參與及領導團體活動、瞭解自己與別人、調適情緒及想法。 4.師生對於影響領導才能發展的因素看法亦相當一致,主要的影響因素為:缺乏自信與獨立性、家長過於重視學業成績、缺乏培養領導才能的機會與經驗等。 5.教師認為學校實施領導教育的主要配合條件為:課程規畫、師資訓練及觀念溝通。至於實施的方式,教師較贊同融入其他課程或配合學校活動實施。

  • 第十六期第23篇(p443-462):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林佩瑩、王振德
    No.23: A STUDY ON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07 TEACHERS OF GIFTED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Pay-Ying Lin, Jan-Der Wang(p443-462)

    本研究旨在分析國民小學資優教育教師之專業能力,瞭解教師對各項專業能力的重要程度的看法以及對專精程度的評定,進而分析資優教育教師對專業能力發展的需求,以作為研訂資優教育師資培育課程之參考。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兩種方法。研究者以自編之「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調查問卷」及「資優教育教師訪談大綱」,進行調查及訪談研究。依據226位臺灣地區國民小學一般能力優異資優班及資優資源班教師問卷調查結果,及五位資深資優教育教師個別訪談資料,綜合歸納結果如下: 1.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對於專業能力領域普遍認為相當重要。重要程度依序為:「工作態度及個人特質」、「行為輔導的技術」、「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教育評量診斷」「溝通與協調」、「資優教育相關知識」。 2.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在專業能力的專精程度上普遍偏低。其中以「工作態度及個人特質」領域符合程度較高,「行為輔導的技術」、「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教學活動」、「教育評量診斷」、「溝通與協調」、與「資優教育相關知識」比較不專精。 3.研究所學歷及分散式資優班教師專業能力的專精程度較高。 4.資優教育教師認為需要發展的專業能力是:「資優教育相關知識」、「溝通與協調」及「教育評量診斷」,而專門科目的相關知識亦是教師認為迫切需要進修的部份,是資優教育師資培育單位設計進修課程必須特別考慮的部份。 5.資優教育教師應該具備:喜愛追求新知的個人特質,樂在工作中,且積極主動自我成長,方能長期勝任資優教育工作。  根據研究結果與心得,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當局及師資培育機構提出若干具體的建議,並對於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 第十六期第24篇(p463-492):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社區資源需求評估及其應用狀況之研究—張靖卿
    No.24: THE NEED ASSESSMENT AND THE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OF ELEMENTARY GIFTED EDUCATION IN TAIPEI CITY—Ching-Ching Chang(p463-492)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臺北市國小資優班教師與資優生對社區資源的需求及其應用狀況,以及臺北市資優教育社區資源的供應情形。研究方法兼採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等兩種方式,調查對象為九十七名臺北市國小資優班教師及二百九十七名高年級的資優生,以自編之「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社區資源需求調查問卷」及「臺北市國小資優教育社區資源應用狀況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肯得爾和諧係數及寇克蘭Q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分析。訪談對象則依調查結果選出市立師院特教中心、市立圖書館及陽明山國家公園等三個性質不同而皆屬高需求度的社區資源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所得資料就受訪者之反應意見進行分類整理。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1.資優班教師與資優生之社區資源需求,在人力、機構、圖書和媒體及相關活動資源等方面的看法相當一致,最需要的是圖書和媒體資源。 2.資優班教師之社區資源應用,在機構資源方面,使用目的主要為「自我充實」、「尋找教學資料」、「教導學生學習使用資源」及「增進學生知識」;在使用程序上,使用過的資優班教師九成以上表示沒有困難;大部份使用過的資優班教師均表示有提供諮詢的服務,惟在古蹟方面則各佔一半;使用過的資優班教師有六成以上表示滿意。 3.資優班教師之社區資源應用,在人力資源方面,運用目的主要為「自我充實」、「尋找教學資料」、「邀請演講或授課」、「教導學生學習使用資源」及「增進學生知識」;在運用程序上,資優班教師表示有困難的比率頗高;運用過的資優班教師約有七成以上表示滿意。 4.資優生之社區資源應用分析,在機構資源方面,使用目的主要為「尋找資料」、「增進知識」、「完成教師指定作業」及「休閒活動」;有近三成使用過市立圖書館的資優生表示有使用程序的困難;除市立圖書館外,至少有五成以上未提供諮詢服務;運用過的資優生多數表示滿意。 5.資優生之社區資源應用分析,在人力資源方面,使用目的,除義工與科學家外,主要係依各資源的特殊性決定使用目的;在使用程序上,使用過的資優生中有九成表示無困難存在;運用過的資優生有六成以上表示滿意。 6.三個社區資源對師生運用社區資源的建議為:(1)經由合同的方式來建立社區資源網路,使彼此在互惠的條件下合作;(2)加強學生進入公共場所的禮儀及愛護公物的習慣;(3)教師在設計方案先與欲合作之機構協商,互相配合;(4)結合社區附近的資源,包括機構與人力,進行社區資源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