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期第1篇(p1-26):普通班教師對特殊需求學生之因應措施、所面對之困境以及所需之支持系統—邱上真
Vol.21, (1): THE COPING STRATEGIES, BARRIERS, AND THE SUPPORTING NEEDS FOR THE REGULAR CLASSROOM TEACHERS WITH TEACHING SPECIAL STUDENTS—Shang-Chen Chiu(p1-26)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輔以晤談以及文件蒐集的方式,瞭解普通班教師在面對班上各類身心障礙學生時,所採取的因應措施及其成效,並探討普通班教師所面對之困境與所需之支持系統。研究對象包括設有資源班之國民小學普通班教師129人、國民中學普通班教師149人;學校行政人員部份,國小23人,國中30人;身心障礙學生家長部份,國小36人,國中37人;身心障礙學生,國小39人,國中40人。另有18個縣市政府教育局特殊教育相關行政人員填答問卷與提供文件資料。
經由問卷結果發現:普通班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可能教到身心障礙或有特殊需求學生的機率相當高;他們遇到困境時會尋求協助;也會運用各種不同的策略以因應班上有特殊需求的學生;一旦老師採取行動,則無論使用何種因應措施,其有效的可能性是相當高的;在較多老師使用的策略中,一般傾向較易實施者為主;家長用以協助身心障礙學生的方法,與普通班教師相較,並無太大的差異;而家長對普通班教師所使用之策略的觀察與教師的自我評估之間的差異並不大;但家長對於是否將身心障礙學生安置於普通班以及教育的優先對象,與教師之間的觀點有差異;身心障礙學生認為學習的困難,主要來自課程與教材較難以及不懂老師的講解;不過有相當比例的國中老師認為在滿足身心障礙學生的需求時,最大的阻力來自學生本身的問題;無論是老師或家長,大多數表示最希望獲得的協助方式是校內諮詢教師方案、線上諮詢專線服務以及校內的特殊教育或輔導知能研習;最多教師表示他們最希望獲得的協助內容為,瞭解身心障礙者的特質以及因應個別差異的技巧;相對於國中普通班教師,有較高比例的國小教師認為他們所遭遇到的困難以及所需協助的項目較多;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所提供的各項服務措施,雖能符合普通班教師的需求,但要達到「學校本位」的服務模式仍有待努力。
綜合而言,未來要提供給普通班教師有系統、有效能、容易取得、能針對教師需求、及時、就近以及頻繁的支持系統服務模式,除要有「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以及考慮普通班教師的需求之外,亦要從身心障礙學生及其家長、一般普通班學生及其家長、學校行政實務以及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的行政運作與資源,做一全盤性或全方位的思考。研究結果可提供給推動融合教育的相關人員參考。
-
第21期第2篇(p27-52):運用教學支援建立融合教育的實施模式—以一公立幼稚園的經驗為例—王天苗
Vol.21, (2): AN INCLUSIVE EDUCATION PROGRAM WITH TEACHING SUPPORTS: THE EXPERIENCE IN A PUBLIC KINDERGARTEN—Tien-Miau Wang(p27-52)
無論從教育權的倡導或成效研究的結果,都可以肯定讓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的教育環境受教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本兩年計畫主要目的是以一個幼稚園為例,嘗試在無或有特教資源的不同條件下,運用特教和復健治療師等專業人員及義工等「教學支援」建立實施融合教育的可行模式。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法,在某市立幼稚園內進行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及文件等相關資料的收集。依照該園兩年不同特教資源的條件下,本研究結果發現:(1)在園內「沒有特教資源」的情況下,專業團隊的評估和依需要安排的專業諮詢對班級老師的教學有助益,不過義工對老師和特幼兒有更直接的幫助。雖然如此,班級老師運用評估結果和諮詢建議來設計個別化的課程和教學依然有困難,也較無法主動地善用義工。(2)在園內「有特教資源」的情況下,教學支援的運用方式是:園內特教教師擔任所有發展遲緩幼兒的「個案管理員」運作專業團隊,協調及安排復健治療師及義工,協助班級教師評估、設計和執行個別化教學;特殊班改採「學習資源中心」型態運作,為全園師生的資源並發揮資源共享的功能;特教教師除提供專業諮詢和教學服務外,並視個案需要入班與班級老師合作教學。研究發現,普通班老師的心態及特教老師的專業和溝通能力是實施這融合教育模式的關鍵條件。
-
第21期第3篇(p53-76):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補救教育方案之研究—鈕文英
Vol.21, (3): THE STUDY ON COMPENSATOR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Wern-Ing Niew(p53-76)
本研究的目的在檢討國內為身心障礙學生實施之補救教育方案的實施情形與成效,並探究與實施成效有關的因素,進一步提出補救教育方案的芻議。本研究分成兩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以840名任教國中小之普通班教師為問卷調查對象,之後研究者從中進一步篩選26位願意接受訪談,且回答內容較為豐富者為第二階段訪問的對象,以收集更深入的資料。結果顯示國內對身心障礙學生所實施的縣市學校層級補救教育措施普遍來說並不多,其中以對學習能力顯著落後同班同學之學生所實施的補救措施較多,但實施最多的補救措施(課後補救教學)也只占了四成多,對於其他學生所實施的補救教育措施則在三成或三成以下。教師對這些措施效果的評估,認為很有幫助的比例均在六成以下,且變異量也頗大。而對身心障礙學生所實施的班級補救教育措施,相對比例較高,均在五成以上。在較多老師使用的策略中,一般傾向較易實施,無須做較大變動與調整,或花費太多的時間與精力,以及偏重情意層面為主的策略。教師對班級補救措施效果的評估,認為很有幫助的比例平均皆在五成以上,且變異量較低。最後研究者綜合第二階段訪談資料,整理與補救教育方案成效有關的因素,並提出補救教育方案的芻議。
-
第21期第4篇(p77-88):對殘障者的態度調查及二十年前後的比較—吳武典、簡明建、王欣宜、陳俊隆
Vol.21, (4):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E TOWARD DISABLED PERSONS IN TAIWAN—Wu-Tien Wu, Ming-Chien Chien, Hsin-I Wang, Chun-Lung Chen(p77-88)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會大眾對殘障者(身心障礙者)的態度相較於二十年前是否更趨積極正向,以及普通班教師、特殊搬教師、高中生對殘障者的態度是否有所差異。經選取普通班教師247人,特殊班教師186人,普通高中學生398人為研究樣本,以吳武典和梁能(民67)根據美國ATDP量表修訂而成的「對殘障者的態度問卷」甲、乙式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性別及類別的態度差異方面:兩性有顯著差異,且男性得分遠高於女性;普通班、特殊班教師的得分,顯著高於高中學生,而普通班、特殊班教師的得分差異不明顯。
二、民(88)與民(67)樣本對殘障者態度之比較:二十年來,男教師對殘障者的接納態度有顯著的提高,女教師則未有顯著變化;高中學生對殘障者的接納態度則有顯著的降低,男女皆然。
相較於二十年前,社會大眾對殘障者的瞭解應有增加,但對殘障者的接納程度,似乎並未全面提升,有待繼續努力,尤應透過大眾傳播與教育,加強對殘障者的瞭解、接納和關懷。
-
第21期第5篇(p89-108):自閉症兒童在引發情境下的表徵性遊戲之研究—胡心慈、宋維村、林寶貴
Vol.21, (5): A STUDY OF SYMBOLIC PLAY IN ELICITED CONDITION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Shin-Tsy Huw, Wei-Tsuen Soong, Grace Bao-Guey Lin(p89-108)
本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探討語言理解年齡30~35個月的自閉症兒童,是否能在引發遊戲時表現出物品替代行為?並比較何種引發效果較佳。本研究以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為選樣工具,二十八名受試生理年齡分佈於三歲四個月至八歲。先經五分鐘之自由遊戲再經四個引發遊戲,分別以口語指令、視覺提示及口語提示引發,引發遊戲時資料分析僅以二十一名受試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排除七名在自由遊戲時已能表徵性遊戲者。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列述如下:1.二十一名受試有十六名能被成功引發而表現物品替代遊戲。2.比較生理年齡及溝通商數和引發成功與否間是否有相關,發現引發成功組和引發不成組之間的平均得分並無顯著差異存在。3.比較視覺提示和口語提示這兩種不同的引發策略引發自閉症兒童表現物品替代遊戲的效果,發現其間並無顯著差異存在。研究者並對未來的研究與遊戲教學提出建議。
-
第21期第6篇(p109-134):「多媒體動態評量」低獲益受試者之認知缺陷與協助策略分析—莊麗娟
Vol.21, (6): AN ANALYSIS OF CONGNITIVE DEFICITS AND ASSISTED STRATEGIES FOR LOW-GAINERS UNDER MULTIMEDIA DYNAMIC ASSESSMENT—Li-Chuan Chuang(p109-134)
本研究屬「多媒體動態評量模式」兩階段研究中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在檢視研究者所發展的「多媒體動態評量模式」的具體效益,該研究結果支持此評量模式可同步獲致區辨個別差異(區辨力)、提昇解題能力與學習情意(助益力),以及預測未來表現(預測力)等三項效益。而本研究(第二階段研究)則擴展以往國內外有關動態評量的研究型態,進一步的追縱第一階段研究中的解題能力未明顯提昇的受試者(低獲益受試者)4人,採用個別晤談診斷的方式,進行重測,藉之分析此低獲益受試者的認知缺陷與解題障礙,並試探有效的協助方式,以作為進階評量診斷與教學設計的參考。研究結果顯示:1.在認知缺陷方面,低獲益受試者主要的迷思概念在於缺乏「質量保留」觀念,且其解題歷程顯現「直覺思考」、「片面思考」、「矛盾思考」、「非系統性思考」等缺乏思考結構的現象;從高抽象、多訊息試題的高錯誤率中可知,該類受試者之「工作記憶」較為不足、無法有效的進行「心像推理」與「連鎖比較」,並呈現注意力方面的缺陷;此外,對於已習得的解題策略,缺乏「自發性的遷移能力」。2.在協助策略方面,從實際試探中發現,舉例類推、圖示、對照比較、提供運算結構、分解再結合、保留思考時間、單純練習等方法,可有效調整概念並提昇解題能力。
-
第21期第7篇(p135-164):數學學習障礙之鑑定工具發展與應用研究—郭靜姿、許慧如、劉貞宜、張馨仁、范成芳
Vol.21, (7): A STUDY 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ERIAL INSTRUMENTS ON IDENTIFYING MATHEMATICAL LEARNING DISABILITY STUDENTS—Ching-Chip Kuo, Hui-Ju Hsu, Chen-Yi Liu, Hsin-Jen Chang, Chen-Fang Fan(p135-164)
本研究旨在編製國小升入國一時,數學學障學生鑑定所需之評量工具。包括:1.「基本數學能力診斷測驗」;2.「數學學習障礙特徵檢核表」;及3.「數學錯誤類型計分表」。「基本數學能力診斷測驗」常模樣本取自臺灣北、中、南、東四區與澎湖、金門外島地區29所國小六年級,樣本數為1010名。本測驗以學生在甲、乙二式之成績求取折半信度,信度係數為.93;以六年級上學期之數學科總平均求取效標關聯效度,效度係數為.74(N=148);此外,本測驗係分析國小六年級數學課程內容編製而成,亦具有內容效度。「數學學習障礙特徵檢核表」共有七十個題目,包含九個分量表,由學生之任課教師填寫,學生樣本取自在「數學基本能力診斷測驗」中甲、乙二式總分在各班後十名的學生,人數總計227名。在信度考驗方面,分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介於.690~.892,折半信度介於.596~.830;總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係數為.961,折半信度為.862。在效度方面,以國小六上數學成績為效標,各分量表之效度係數介於.406~.639;總量表之效度係數為.644,效標關聯效度大致良好。「數學錯誤類型計分表」樣本人數抽取自在「基本數學能力診斷測驗」中各班後十名的學生,共計47名,由三位研究人員分別評量學生在「基本數學能力診斷測驗」中作答可能錯誤的類型,評分者信度以肯德爾和諧係數考驗,在計算題為.855;在填充題為.909;在應用題為.957,評分者信度頗佳。本研究亦以47位學生為樣本,分析學生在「基本數學能力診斷測驗」、學校學業成績及「數學學習障礙特徵檢核表」中得分之相關,發現三者間具有高度的相關(p<.001),能力診斷成績與學校成就相關 .726,能力診斷成績與學障特徵得分相關-.657;學校成就與學障特徵得分相關 -.774。本研究並運用上述工具結合其它評量訊息,分析22位學生數學學習困難的情形,以初步鑑定是否為數學學障學生。另外並運用於國科會數學學障學生的發掘與輔導,在本報告中提出一位個案之鑑定及輔導報告。
-
第21期第8篇(p165-188):自閉症兒童不服從行為之研究—張正芬
Vol.21, (8): THE STUDY ON NONCOMPLIANT BEHAVIOR AMONG CHILDREN WITH AUTISM—Cheng-Fen Chang(p165-188)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訪談方式探討自閉症兒童不服從行為的相關因素。研究對象為國小至國中階段自閉症學生67名,其中有11名兒童的教師與家長接受訪談。主要結果如下:1.可能影響不服從行為的相關變項中,口語能力及氣質量表的活動量、趨避性能預測自閉症兒童的不服從行為,解釋量為28.8%。2.家長和教師對不服從行為原因的看法大致一致,多認為自閉症兒童的不服從行為和不感興趣、理解能力不佳、能力不足及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被打斷有關。3.針對不服從行為教師及家長所採用的方法中,教師較傾向於採用引導協助的方式,並會考量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指令及內容的難度上做調整;家長雖也常採用引導協助的方式,但較少在指令及內容的難度上做調整,而是較傾向於使用直接示範及身體協助的方式。整體而言,教師和家長採用的方式在大方向上相當一致,但在細部依情況選用策略上則相當不一致。4.教師與家長均認為自閉症兒童最容易接受指令或要求的時機為指令內容符合其興趣、心情愉快及有適當回饋的時候。
-
第21期第9篇(p189-214):閱讀障礙視知覺缺陷探究:文字辨認與視覺離心作用—楊憲明
Vol.21, (9): ON THE VISUAL PROCESSING DEFICITS OF CHINESE DYSLEXIA: WORD RECOGNITION AND VISUAL ECCENTRICITY—Hsien-Ming Yang(p189-214)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文閱讀障礙的視知覺機制缺陷,及其與中文文字獨特表徵的可能關係。研究者比較閱讀障礙者和一般閱讀能力者,在上、下視覺區不同視覺離心位置上不同類別字元的文字辨認正確率,以推測閱讀障礙者的視知覺處理缺陷。研究發現,中文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對於不同使用頻次與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認,在視網膜中心區域,辨認正確率並無顯著的差異。但是在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時,對於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辨認,閱讀障礙者的辨認正確率,則顯著地低於一般閱讀能力者。這項研究發現,亦獲得受試者實驗反應資料的數學預測模式參數比較的支持。研究者根據所獲得之高預測量二次曲線模式,比較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預測模式裡各參數係數的差異。研究發現,視覺離心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閱讀障礙者與一般閱讀能力者,並不相等,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較低;再者,參數係數比較也發現,字元結構複雜度對文字辨認所產生的不利影響,在閱讀障礙者較高,在一般閱讀能力者較低。以上結果暗示,中文閱讀障礙的發生,與「視網膜中心近側區域高結構複雜度字元」的視知覺處理缺陷,有十分密切的關連。
-
第21期第10篇(p215-237):識字困難學生與普通學生識字認知成分之比較研究—陳慶順
Vol.21, (10):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COMPONENTS OF WORD RECOGNITION OF THE SECOND GRADERS WITH AND WITHOUT WORD RECOGNITION DIFFICULTIES—Ching-Sheen Chen(p215-237)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比較不同識字能力學生在識字及認知能力上之表現,並探討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研究是以國小二年級為對象,採配對方式選取識字困難學生及配對學生各31名。所有的學生都接受識字以及認知能力測驗,其中識字能力測驗包括看字讀音、看字造詞、聽詞選字、看詞選字、聽寫及看注音寫國字等六項測驗,而認知能力測驗則包括有注音符號認讀、去音首、聲調處理、部件辨識、工作記憶及序列記憶等六項測驗。研究結果發現:(1)兩組學生在各識字能力表現的得分(包括看字讀音的時間)均達顯著差異,且識字困難學生再生與再認識字能力的通過百分比差距明顯大於普通配對學生;(2)就各認知能力的差異,發現兩組學生除了在「部件辨識」之得分上未達顯著差異外,其餘在各認知能力之得分上均達顯著差異;(3)而就各識字能力表現與各認知能力成分之關係,雖然發現兩組學生在這兩者之間大部分是沒有達顯著相關,但識字困難組學生在這兩者之間有顯著相關的部分是比普通配對組學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