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期第1篇(p1-24):發展遲緩幼兒在融合教育環境裡的學習—王天苗
Vol.23, (1): LEARNING OF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PRESCHOOLERS IN AN INCLUSIV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Tien-Miau Wang(p1-24)
本研究運用質性研究法,在某市立幼稚園內進行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及相關文件資料的收集,主要目的是要瞭解,在專業小組人員提供專業諮詢和義工入班協助老師教學的教學支援下,園內老師和孩子經歷的成長過程和結果,同時聚焦出一些值得省思的問題。研究發現,班上有發展遲緩的幼兒確實帶給普通班老師很大的壓力、不安或甚至是排斥,尤其當這些孩子在班上表現出干擾行為的時候,更使老師不知所措。由於「沈重」的工作負荷,班級老師很容易疏忽了遲緩幼兒或讓他們享有「為所欲為」的特權。老師反應出他們專業知能不足,對個別化教學的規劃有困難,教學自信不足,尤其要付出額外心力和時間來指導這些幼兒,更感到力不從心。不過,在這種有教學支援的融合教育環境之下,遲緩幼兒發展能力增加了,尤其語言和社會能力更是如此;一般幼兒學到接納和包容,更能主動協助、關懷或教導遲緩幼兒;班級老師也能在專業人員和義工的協助下,漸漸因經驗而能瞭解、接納和更掌握這些幼兒的學習能力,並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
-
第23期第2篇(p25-50):以教師為個案管理員的專業團隊運作—顏秀雯、王天苗
Vol.23, (2): TEACHERS AS CASE MANAGERS IN TEAM PROCESS: THE EXPERIENCE IN A PRIMARY SCHOOL—Shiu-Wen Yen, Tien-Miau Wang(p25-50)
整體而言,專業團隊的運作主要受到老師和治療師過去的經驗、專業間的了解與溝通、對教師主導角色的認知和接納的影響。最後提出一些建議,期望能更加提昇專業團隊的效能及服務提供的品質。
本研究以一國小為例,探究以教師擔任個案管理員的專業團隊的運作。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第一階段的參與觀察及第二階段的行動研究,加上深度訪談及相關文件資料的蒐集,進行了為期七個月的現場工作。本研究發現:第一階段,特教老師和治療師共同合作,從評估、IEP目標的擬定到專業服務的提供。教師雖積極參與,但因治療師仍以一對一的方式進行治療,無法達到治療與教學結合的目的。第二階段的行動研究,治療的進行改由老師將治療師提供的策略融入教學而治療師入班協助的合作方式,藉由老師平日教學執行治療策略,較易達到治療的成效。由固定的溝通交流,對促進專業間的了解、專業間的角色釋放及專業間的溝通,進而建立專業間相互信任的關係有很大的幫助。
-
第23期第3篇(p51-74):學習策略介入對國小讀寫障礙學生在普通班學習行為之影響—林素貞
Vol.23, (3): THE EFFECT OF THE LEARNING STRATEGY INSTRUCTION ON LEARNING BEHAVIORS OF A STUDENT WITH READING AND HANDWRITING—Su-Jan Lin(p51-74)
本研究為一三年期研究計畫的第三年結果。第一年的研究目的為探討國小中文讀寫障學生在普通班國語課之學習行為特徵,第二年的研究目的為發展出讀寫障礙學生的國語課學習特徵檢核表。第三年研究目的則是延續前二年研究發展之工具和相同研究對象,透過普通班教室情境的觀察檢核後,針對一位讀寫障礙學生的學習行為問題,作有效學習策略介入之實驗研究。本研究係採單一受試多重處理實驗設計,研究目的為縮短研究對象對目標行為的反應延宕時間,此目標行為指讀寫障礙學生在普通班學習情境中,所常出現的無法遵循老師某些教學指令,或是延遲反應時間等問題,這些學習行為問題正是造成其學習失敗的因素之一。本研究的有效學習策略實驗介入有二種:一為訓練普通班教師對研究對象提供特定之學習指引;二是對研究對象本身實施「自我督導」能力訓練。研究結果發現,由普通班教師提供特定的教學指引介入策略,對研究對象的遵循教師指令之增加正確反應比率和減少延宕時間成效最好;而自我督導能力訓練的效果,可能受限於訓練時間不足和研究對象年齡尚小,而未能達到預期之正向成效。本研究最後針對研究過程和結果,提出三點建議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之參考。
-
第23期第4篇(p75-94):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學習障礙學生學習行為特徵之差異研究—孟瑛如、陳麗如
Vol.23, (4): ON DISCUSSING THE DIFFERENCES ABOUT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LD—Ying-Ru Meng, Li-Ju Chen(p75-94)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藉由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不同特質學生學習行為特徵之差異現象,比較了解學習障礙學生之特質表現。本研究以「國民中小學學習行為特徵檢核表」為工具,分二類群體進行探討,第一類乃以常態群體特質分配為依據,分層抽取受試者共1,527個樣本,其中含登記為學習障礙學生共84名。第二類乃以174位學習障礙學生為對象進行探討。結果發現就不同性別、就讀階段別、年級、障礙類別、區域、城鄉、社經地位而言,臺灣地區學習障礙學生與常態群體學生之學習行為特徵表現並不一致。並且與常態群體比較之下,學習障礙學生之學習問題較可能導因於生理因素,受外在條件之影嚮較小。本研究最後並由研究結果發現,提出在學習障礙學生之教育與輔導上之具體建議。
-
第23期第5篇(p95-120):成年智障者友伴關係之研究—林純真、盧台華
Vol.23, (5): THE PEER RELATIONSHIPS OF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Chwen-Jen Lin, Tai-Hwa Emily Lu(p95-120)
本研究旨在探討成年智障者友伴關係現況、友伴組型與友伴關係發展階段。研究者依自編並經8位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填答重要性及週延性意見,而修正之「成年智障者友伴關係脈絡分析表」及「成年智障者友伴關係檢核項目」,進行直接訪談與觀察7位成年智障者及29位重要他人,經蒐集、分類、校正、歸納所得資料,發現不同變項成年智障者之友伴關係有差距情形,包括友伴選擇對象、人數、友伴關係組型,及友伴關係發展階段等質量的不同;至於在不同情境友伴關係的差異,主要受到場所、人物、活動等特質的影響。成年智障者與重要他人的友伴關係知覺有差異,成年智障者有較細緻的友伴關係描述或較深度的期待。成年智障者友伴關係組型,多為封閉性的友伴關係網絡圈。成年智障者與常人的友伴關係的發展階段序階相似,惟並非每一位智障者均能達較高序階的階段。
-
第23期第6篇(p121-140):噪音背景辨識語音測驗編製之研究—蔡志浩、陳小娟
Vol.23, (6):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SPEECH PERCEPTION IN NOISE TEST—Chih-Hao Tsai, Hsiao-Chuan Chen(p121-140)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份噪音背景辨識語音測驗。以年齡介於20至30歲之聽力正常年輕人為研究對象,樣本為三個部分:預測度分析12人、清晰度分析31人、複本測驗的發展30人。
測驗編製過程包括預測度分析、清晰度分析、語音與字詞熟悉度分析、信度分析與複本測驗的發展、效度分析等。研究結果摘述如下:
1.預測度分析:測驗中所有高預測度句子之預測度分數介於1至11分間,具有一定的預測度。
2.清晰度分析:採0 dB與-2 dB兩種信噪比,高預測度句子之清晰度為19或20分、低預測度句子的清晰度介於1到16分間、高低預測度句子之得分差距則介於3至19分之間。
3.語音成分分析:150個關鍵字音節結構均不重複,無論是300個句子或各表單50個句子,其整體語音成分與國語語音成分都很接近。
4.熟悉度分析:150個關鍵字之口語出現頻次介於1至1300次之間,所有的關鍵字均為國小學童認識的字並屬於常用字範圍。
5.測驗的信度分析與複本測驗的發展:本測驗共計發展了六張不同的表單,這六張表單在高預測度句子、低預測度句子及高低預測度句子得分差距之分數上,彼此相關程度很高,顯示這六張表單具有複本信度,亦說明六張表單彼此互為複本。
6.效度分析:經預測度、清晰度、熟悉度與語音成分等幾項分析,並經專家審查,顯示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內容效度。六個表單進行因素分析後,分別得到高預測度句子與低預測度句子兩項因素,顯示本測驗具有構念效度。而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檢驗六個表單互為複本的適合度,結果亦顯示六個表單彼此互為複本。
本研究並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
第23期第7篇(p141-162):雙親在資優生生涯發展中的角色之研究—于曉平
Vol.23, (7): THE RESEARCH OF PARENTS ROLES IN GIFTED CAREER DEVELOPMENT—Hsiao-Ping Yu(p141-162)
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的方式,針對兩個家庭中的父母以及資優生本人進行深入訪談與觀察,探討雙親在資優生生涯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父母對其子女生涯發展的看法與作法,以及雙親詮釋家庭的意義。兩位研究主體雙親所扮演的角色中,父親較常扮演引導與提供建議訊息、輔導等角色,母親則常扮演日常照顧、活動安排與實際訓練者,其中角色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改變。雙親對其生涯發展抱持彈性的看法,也十分關心他的發展。在詮釋家庭的意義上,父母強調早期親子互動與良好環境及氣氛的重要性,父母教育知識的充實也會有幫助。根據以上的結果後發現,決定權、獨立與依賴、時代轉變中的角色轉型等問題,給研究者諸多啟示,另外,也提出一些研究上的建議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