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期第1篇(p1-18):高職特教班教師參與轉銜服務工作及其對專業合作態度之研究—林幸台
Vol.26, (1):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volvement in Transition Service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Senior Vocational High School—Hsin-Tai Lin(p1-18)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高職特教班教師對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分析對專業合作的知覺與感受,以及此等感受與專銜服務參與程度之關連,以為建立團隊成員互動機制的基礎。根據195位高職特教班組長及導師在「轉銜服務與專業合作」問卷上的反應,有下列研究發現:
1.高職特教班教師(包括組長)參與轉銜服務的程度,以實務教導、職場實習、及家長參與三方面較高,接近「大部分參與」程度;在職業評量方面,則偏向「部分參與」。
2.高職特教班教師參與轉銜服務與其個人背景變項有關,擔任特教組長、年資較長者參與程度較高,而特教專業背景並未具有明顯的意義。
3.特教班教師對專業合作的態度普遍持有高度的期待與正向的反應,平均數皆在「大部分同意」以上,顯示特教班教師在推動轉銜服務工作時,頗為期待有更多專業人員的參與、肯定專業人員與教師分工的可行性、甚至期待因有彼此的合作而產生具創意的成果。
4.教師參與轉銜服務的程度有高低之別,與其服務年資、所擔任的職務、以及對專業合作的機制規範與對彼此專業能力的認同等變項有密切關係,其解釋變異量比例在11.2%~22.7%之間。
研究者歸納上述研究結果,提出釐清專業合作的角色分工、加強準教師及在職教師的實務演練、探究成功案例並推廣示範等建議。
-
第26期第2篇(p19-44):臺灣地區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現況及意見調查之研究—孫世恆、王天苗
Vol.26, (2): A Survey on Implementation and Opinions of the Provision of Therapy Services i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in Taiwan—Shih-Heng Sun, Tien-Miau Wang(p19-44)
本研究目的在調查臺灣地區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現況,並瞭解相關人員對服務的滿意度及意見。本研究以自編「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實施現況調查表」,分別調查縣市教育局行政人員21人、國中小及特殊學校有團隊合作經驗的班級老師628人、相關專業人員146人及行政人員173人。重要的研究結果包括:(1)有13個縣市表示辦理相關專業服務的經費不足,因應的方法是減少服務次數以及改變服務方式。(2)相關專業服務的申請以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物理治療為主,臨床心理、語言治療與物理治療服務較無法滿足需求。(3)各縣市相關專業服務主要由兼任人力提供,原因是聘不到專任人力、專任人力服務量不足、財政主計單位不同意編制專任人力。(4)治療師多數在評估前會與老師進行討論,主要採入班或帶離教室「獨自進行」評估。(5)大多學校都召開團隊會議,但治療師參與設計個別化教育計畫並不多,老師與治療師的溝通管道與時間都不足。(6)治療師提供服務的方式主要是「在活動室或教室外某處,單獨進行」的「直接治療」,能進入學生學習環境提供服務的方式仍不普遍。(7)接受調查者對於相關專業服務整體滿意度相當高,但治療師對於「人事制度」與「福利待遇」的滿意比例較低。(8)受調查者多數同意「協助老師解決學生學習與生活問題」是特教相關專業服務的主要目的。(9)各縣市應建立轉介等作業程序,並依照幅員大小及身心障礙學生人數,聘請足夠的治療師提供服務,其中應優先聘用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10)學校應提供行政協助,強化團隊會議的運作,決定相關專業服務、設計和檢討個別化教育計畫,使教師與治療師能提供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整合性服務。
-
第26期第3篇(p45-60):網路學習資源網站資訊可及性評估之研究—陳明聰、官怡君、林妤芳
Vol.26, (3): Reach on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of Web-Based Learning Resource Pages—Ming-Chung Chen, Yi-Jun Guan, Yu-Fang Lin(p45-60)
網路已成為重要的學習環境,但身心障礙者在網路的學習環境中仍遇到許多困難,其中網頁內容資訊的可及性是網頁設計者應重視的課題。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內網路學習資源網站內容資訊的可及性程度以及常見之可及性錯誤的類型。研究者以Bobby為評估工具,針對5個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之子計畫以及17個教育部學習加油站的網站,共245個網頁,進行可及性程度與錯誤類型的分析,結果發現,所有網站均有可及性的錯誤,而且通過等級一檢測標準的網頁也只有三成左右;出現次數最多之資訊可及性錯誤類型包括:等級一的圖片未加上替代文字說明、等級二的未描述HTML的版本與使用絕對尺寸、等級三的未指出網頁文字所使用的自然語言以及未提供表格摘要說明;常見的可及性錯誤多屬簡單易修正的類型。研究者並針對發現,提出未來建立網路學習資源網站以及網頁可及性研究上的建議。
-
第26期第4篇(p61-88):資源班教師對IEP電腦化之接受度與應用現況探析—吳東光、孟瑛如
Vol.26, (4): A Study of Resource-Room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ized IEP System—Tung-Kuang Wu, Ying-Ru Meng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為強調成功適性化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IEP的撰寫工作牽涉相當多的專業知識,並需要充分的資源配合,資源班與其他特教班相較下的高生師比、高學生流動性及高異質性受教團體,更導致所需撰寫之IEP份數及困難度大增,相對地亦增加資源班教師的工作負荷。以目前電腦科技如此發達的時刻,其實一個整合專家及資深教師知識與經驗的電腦化IEP系統,可舒緩上述的問題。本文主要為討論本研究小組於IEP電腦化之應用研究成果作一全國性之問卷調查。本研究共針對全國國民中小學資源班發出1369份問卷,回收594份。最主要為一方面瞭解資源班教師對IEP電腦化的接受度,而另一方面則透過此研究進一步認識目前國內資源班教師於IEP撰寫方面之現況,調查內容並涵蓋撰寫方式、輔助工具及搭配之軟硬體設備等。本研究之主要結果如下:(1)受訪者中僅4%採用電腦化IEP軟體製作IEP;(2) 59%資源班教師需花費3小時以上製作一份IEP;(3) 80.3%資源班教師同意電腦化IEP軟體讓資源班學生資料之管理更方便;(4) 71.2%資源班教師同意電腦化IEP軟體在支援資源班教學上能夠扮演重要角色;(5) 採用本研究發展的電腦化IEP系統,平均每份IEP之製作可節省196.5分鐘。此外,本研究經驗、結果與建議亦於文內討論,以作為未來發展類似系統之參考。
-
第26期第5篇(p89-108):幼兒入學準備能力之研究—林秀錦、王天苗
Vol.26, (5): Readiness Skills Preparing for Better Learning and Adjustment in Elementary School—Shiu-Chin Lin, Tien-Miau Wang(p89-108)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幼兒就讀小學一年級該具備的準備能力。本研究採調查法,分兩階段進行:(1)第一階段:採用開放性問卷和訪談方式了解低年級老師對準備能力的觀點,(2)第二階段:依據調查和訪談的結果並參考國內外文獻,編製「幼兒準備能力問卷」,再運用Delphi法,徵詢31位低年級專家教師的意見,經過三回合的問卷調查,逐漸形成「幼兒入學所需之準備能力」的共識。Delphi三回合問卷的總回收率為98.9﹪,所得資料進行百分比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幼兒入小學所需要的準備能力涵蓋在「自理能力」、「團體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動作能力」和「課業學習能力」等五個領域,其中,前四項領域的重要性最高,「課業學習能力」則重要性最低。至於,獲全體專家教師認定為最重要的準備能力有如廁、進食和表達需求等三項,其次重要的能力還包括衛生習慣、穿著、遵守團體規範、注意安全、認識環境、保護自己和知道個人基本資料等項。
-
第26期第6篇(p109-126):目標達成量表在早期療育評估之應用—孫世恆
Vol.26, (6): The Application of Goal Attainment Scale in the Evaluation of Early Intervention—Shih-Heng Sun(p109-126)
早期療育服務中評估兒童各領域能力的發展以及接受療育進步之情形,可以使用標準化量表的評量模式,也可以使用個別化的評量模式。個別化評量模式的優點在於能夠依照個案發展情形選擇評估內容,訂定療育目標,並且能夠呈現個案因為療育介入所獲得的微小進步,符合早期療育以個案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目標達成量表是個別化評量模式中應用的一種工具,評估者依照個案功能狀況訂定療育目標,並且以五分量表方式具體描述可能進步的情形,評估者可以定期評估療育目標達成的狀況。本研究希望探討在早期療育服務過程中,早期療育專業團隊使用目標達成量表作為早期療育成效評量的歷程。本研究係以「行動研究法」來蒐集與分析資料,希望解決實務工作上面臨的問題,及建立起實務工作的理論。本研究的參與者為早期療育服務計劃的機構人員與專業團隊人員,包括個案管理員、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我參考目標達成量表的架構設計了「家庭療育諮詢服務紀錄表」,藉此希望能夠評鑑療育目標完成的情形,以了解療育安置建議的適切性,進而提供服務方案評鑑的資料。此紀錄表經過訓練、試行、修正及再修正後,將原先目標達成量表設定的-2、-1、0、1、2的方式,修改為1、2、3、4、5,其中1分代表個案目前的表現,2、3、4、5分則分別代表個案在6周、12周、18周、24周時預期達成的目標行為。研究發現各專業使用此一紀錄表的問題包括:療育目標數量受到限制、無法完成所有分目標的描述、療育目標具多重目標特性、以發展概念或是訓練替代療育目標、療育目標量化之必要性。研究結果建議跨專業團隊應根據個案發展及療育的需求訂定整合性的療育目標,各專業可依此訂定各領域發展的目標,最好不要超過四個,目標的難易度及分目標的難度梯階應該由團隊會議決定,目標的訂定可以以發展性課程工具協助,或是以發展目標訂定分目標,目標的訂定則應該兼顧質化的描述與量化測量的要求。
-
第26期第7篇(p127-152):自閉症兒童的WISC-III智能組型研究—陳心怡、張正芬、楊宗仁
Vol.26, (7): Study of Intellectual Pattern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Fisin-Yi Chen, Chcng-Fen Chang, Tsung-Ren Yang(p127-152)
本研究旨在探討自閉症兒童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III)所展現的智能組型。本研究的「自閉症兒童組」樣本共計188名,「一般兒童組」是WISC-III臺灣常模全體1100位兒童,另根據年齡、性別、及全量表智商分別由自閉症及一般兒童中配對選出各138名「對照組」。本研究之特點有二,一為在比較自閉症兒童與一般兒童的認知能力差異外,尚以自閉症兒童本身能力平均為標準分析其優弱勢能力;二為研究樣本涵蓋不同智力程度的自閉症兒童,並檢驗智商變項的影響。研究主要發現為:(1)整組而言,自閉症兒童的平均WISC-III認知能力都顯著比一般兒童為低。但若控制智力、性別與年齡等變項,則自閉症兒童的非語文知覺組織能力、高層次語文類同能力、及部分整體組合空間覺知能力均比一般兒童為強;但對於抽象符號操弄運作、專心注意、算術、及對一般社會常規之理解力則比一般兒童為差;(2)自閉症兒童智能特質中有的較為穩定,有的則受智力高低影響而有差異,例如作業及語文能力的顯著差異雖為智商中下自閉症兒童的特質,卻非高智商自閉症兒童的特性;(3)自閉症兒童的穩定性WISC-III智能特質多集中於作業分測驗:包括相對較高的知覺組織與圖形設計分數,以及相對偏低的符號替代及符號尋找分數;(4)「作業分測驗分數變異性大」、「知覺組織優於處理速度分數」、「知覺組織為所有智商指數中的相對強項」、「較大圖形設計與符號替代或符號尋找分測驗差異」、以及「較大圖形設計與理解分測驗差異」等是自閉症兒童在WISC-III所呈現的重要特質。其中又以「知覺組織顯著高於處理速度」為區辨自閉症與一般兒童最重要的一項智能組型。研究中比較自閉症與臺灣一般兒童常模在上述各特質的出現率,並對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
第26期第8篇(p153-176):自閉症兒童的智能評量—胡心慈
Vol.26, (8): A Study of Cognition Assessment on the Children With Autism—Shin-Tzu Hu(p153-176)
本研究旨在瞭解自閉症者的智能特徵,及動態評量用於自閉症者之可行性。本研究採用國人自行研發,由訊息處理論出發並融合發展論而設計的綜合心理能力測驗,輔以動態評量模式,評量二十四名五至八歲的自閉症兒童。研究結果發現:1.全體受試在各個分測驗上之得分依高低順序排列:「視覺記憶」最高,其次「圖形統合」,最低的是「語詞記憶」,和常模相較達顯著差異水準。2.智能正常組受試在各個分測驗上之得分依高低順序排列:得分最高的是「圖形統合」,其次為「圖形比較」高於常模達顯著差異水準,得分最低的是「語詞記憶」。3.智能低下組受試在各個分測驗上之得分依高低順序排列:得分最高的是「視覺記憶」,其次為「圖形統合」,但最差的地方也是非語文測驗之一的「圖形比較」。4.動態評量後,各組在各個分測驗上得分均有進步。智能正常組的進步高於智能低下組。智能正常組進展最多的是「立體設計」;智能低下組進展最多的則是「圖形比較」。研究者並對評量與教學、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
第26期第9篇(p177-200):自閉症兒童固著行為的功能分析與介入成效之研究—鍾儀潔、鈕文英
Vol.26, (9):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Stereotypical Behaviors in Two Children With Autism—Yi-Chieh Chung, Wern-Ing Niew(p177-200)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實驗方式分析兩位自閉症兒童之固著行為的功能,並評估以功能分析為基礎的介入策略,對降低兩位自閉症兒童固著行為的成效。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分別為一位六歲大男童(個案甲)與一位五歲大女童(個案乙)。首先,經功能分析(步驟一)的結果,顯示個案甲的固著行為功能屬於多重增強,其結合了社會性正增強與自動增強;而個案乙的固著行為功能屬於自動增強。接著,由刺激偏好及增強物評量(步驟二)的結果,決定兩位自閉症兒童的增強物。最後,在介入方面(步驟三),研究者以功能性溝通訓練結合非立即性增強為介入策略,成功減少兩位自閉症兒童的固著行為。
-
第26期第10篇(p201-220):國小聽覺障礙學生加、減法文字題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王雅蘭、張蓓莉
Vol.26, (10):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ies in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Word Problems of Hearing Impaired Pupils—Ya-Lan Wang, Bey-Lih Chang(p201-220)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聽障學生加、減法文字題閱讀理解能力,蒐集閱讀理解困難部分、分析其閱讀理解錯誤表現,並比較中、高年級聽障學生能力之差異。研究利用自編工具「加、減法文字題閱讀理解測驗」(含35個句型,其中改變類11題,合併類4題,比較類14題,等化類6題)蒐集分析大臺北地區十所國小共83名中、高年級啟聰資源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結果發現:1.學生加、減法文字題閱讀理解能力及區辨不同語意結構句型的能力低落且發展緩慢。2.以70%的年級學生是否正確答題,作為句型是否困難的標準,在自編測驗的35個句型中,中年級學生有34個困難句型、高年級有29個句型。沒有困難的句型只有一句:「…和…一樣多」。3.語意關係對閱讀理解表現的影響因句型不同而有差異。4.學生顯出系統性錯誤的理解方式,且高年級學生答題出現系統性錯誤的情形明顯高於中年級學生。
-
第26期第11篇(p221-246):聽障學生國語語詞聲調人耳評分與電腦分析之初探—張小芬、古鴻炎、吳俊欣
Vol.26, (11): A Pilot Study on Human Listener Evaluation and Computerized Tone-Contour Analysis of Mandarin Disyllable Utterances by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Hsiao-Fen Chang, Hung-Yan Gu, Jiun-Hsin Wu(p221-246)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聽障學生之國語語詞聲調問題、聽障學生與耳聰學生語詞聲調聲學特徵之差異情形、聲調在電腦分析與人耳評分的相關程度。研究樣本為十四名就讀一般學校之聽障學生與來自相同年級、性別、學校之十六名耳聰學生。
研究主要工具包括自編的國語語詞聲調評量表、自行研發之聲調語音訊號分析方法與軟體。主要的研究結果發現:
1.聽障學生之四聲調得分會因聲調不同而有差異,第二聲和第三聲錯誤率最高。
2.聽障學生之第二聲聲調在前時比在後時困難,第三聲語詞聲調,第三聲在後時比在前時困難。
3.聽障學生之聲調得分,當目標聲調固定在前或後的位置,先行或後隨之語詞聲調不同時,目標聲調的得分並無差異存在。
4.在聲學特徵方面,聽障學生與耳聰學生之第一聲與第四聲聲調軌跡大致相似;第二聲與第三聲,在聲調軌跡走勢則有顯著不同。第二聲不論是在二字詞的前面或後面,均缺乏上揚的趨勢,第三聲降的趨勢很緩慢,與耳聰學生差異特別大的是二聲在前與三聲在後的聲調軌跡圖。
5.人耳聲調評分與電腦分析結果相當一致,人耳評量與電腦分析都發現第二聲與第三聲錯誤率最高。
-
第26期第12篇(p247-27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童與一般學童敘事能力:故事結構之分析—錡寶香
Vol.26, (12): Story Grammar Abilities in Children With Poor Reading Abilities—Pao-Hsiang Chi
本研究以看圖重述故事方式,蒐集61位低閱讀能力學童與65位一般學童的敘事樣本,分析其敘事產品中故事結構特徵。此外,本研究亦探討語言能力、敘文篇章凝聚掌控能力與故事結構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低閱讀能力學童對故事結構的掌控能力遠低於一般學童,其故事敘事中「故事背景」、「引發事件」、「內在反應」、「結果」、「嘗試」、「回應」 出現的次數皆遠低於同年級一般學童,然而兩組學童敘事中「行動計畫」出現的次數並未有任何差異存在。另外,低閱讀能力學童的全篇敘事的故事結構分數,也皆不如一般學童。由發展的角度來看,六年級的學童在故事中使用「故事背景」、「引發事件」、「內在反應」、「結果」的次數皆高於三年級學童,但他們在「行動計畫」、「嘗試」、「回應」的使用次數並未有差異。另外,表達性詞彙、語句、C單位、篇章凝聚與學童的故事結構能力皆有顯著的相關。然而,口語理解能力則只與低閱讀能力學童的故事結構掌控能力有相關。
-
第26期第13篇(p271-292):三種詞彙教學法對閱讀障礙兒童的詞彙學習與閱讀理解之成效研究—歐素惠、王瓊珠
Vol.26, (13): Effects of Three Vocabulary Instruction Strategies on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Student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Su-Hui Ou, Chiung-Chu Wang(p271-292)
本研究在探討閱讀障礙兒童接受不同詞彙教學法之後,其詞彙學習表現與閱讀理解能力是否有改善,並比較何種詞彙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佳。以二位六年級閱讀障礙兒童為受試,採單一受試研究法中之多處理設計方式來進行。自變項為三種詞彙教學活動,即詞彙定義教學法、語意構圖教學法和文句脈絡教學法;依變項包括詞彙學習表現和閱讀理解表現,其中詞彙學習表現又包含識詞率、詞義記憶和詞用能力三個向度。在教學實驗過程中,收集個案的「各單元詞彙評量」和「各單元閱讀理解測驗」的答對率,以分析不同詞彙教學法的教學成效。研究顯示:1.三種詞彙教學法對受試者的詞彙學習皆有正向的教學效果,其中以文句脈絡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佳。2.詞彙定義教學法和語意構圖教學法的詞彙學習成效在教學實驗前後期的教學效果不一致。3.詞彙定義教學法和語意構圖教學法有益於「詞義記憶」的學習。4.三種詞彙教學法在「識詞率」和「詞用能力」的詞彙學習向度上之效果不一致。5.三種詞彙教學法對受試者的閱讀理解學習皆有正向的教學效果,其中以語意構圖教學法和文句脈絡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較佳。6.語意構圖教學法的閱讀理解學習成效略優於文句脈絡教學法,但成效穩定性不足。
-
第26期第14篇(p293-318):國小教師與同儕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標記之知覺研究—蔡明富、洪儷瑜
Vol.26, (14): The Study of Teachers’ and Peers’ Perceptions on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Ming-Fu Tsai, Li-Yu Hung(p293-318)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國小教師與同儕對ADHD標記學童在學校適應之預測與社會距離之知覺,研究對象為臺北縣市173名國小普通班教師與176名五年級普通班學生,採「ADHD標記知覺問卷」收集語句資料,以內容分析法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1.教師與同儕預測ADHD學童之學校適應方面:師生之預測內容均可歸納成學習、行為、人際與未特定適應等四類,其中教師易覺察行為、學習適應,而同儕易覺察學習適應,兩群受試均對人際適應之預測不多。在師生預測學校適應各類別細項之內容與感受,主要發現有:除覺察ADHD不專注、衝動與過動主要狀症外,也出現學習、行為與人際等其它問題;較易覺察其不專注與過動症狀,但易忽視衝動症狀;在動態教學活動的學習表現會較好;雖易覺察過動、衝動與常規等外向性行為問題,但易忽略內向性行為問題。2.教師與同儕對ADHD學童在社會距離之知覺方面:師生之接納情境類別內容均可分成八大類,在進入班級、參與教學活動性質、學校適應表現、協助指導、了解個案、未特定等六類是相同,但有兩個情境類別不同,教師提出尋求資源協助與教學安排,同儕提出同儕互動與課後活動。教師之接納以協助指導情境提出最多,但同儕則多數提出考量其學校適應的表現。如依師生對接納情境各類別細項之內容與感受,主要發現有:願意幫助ADHD學童改善學習適應困難;對其參與動態教學活動之接納度較高;均不願意接納其出現違反常規行為;教師對ADHD學童的接納需要外在資源協助,同儕在下課一起玩情境對其接納度較高。本研究結果發現師生對於ADHD標記知覺有所差異,可能受其背景與角色影響,此結果較支持符號互動理論對於標記的解釋。
-
第26期第15篇(p319-341):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WISC-III)對學習障礙學生的診斷功能之探析—鍾曉芬、孟瑛如
Vol.26, (15): A Study of the Diagnostic Function of WISC-III for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Hsiao-Fen Chung, Ying-Ru Meng(p319-341)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瞭解桃竹苗四縣市之學障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三版(The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Third Edition, WISC-III)上的分數組型分佈現象,研究方法採取後設分析法(meta-analysis),比較學障學生與國內外一般學生在WISC-III之表現特質差異。研究樣本為276位國中小學生,平均年齡12.3歲。主要研究結果為:一、學障學生的語文智商、作業智商、全量表智商、語文理解因素指數、知覺組織因素指數、專心注意因素指數及處理速度因素指數的平均數與一般學生具有顯著差異,學習障礙學生於作業能力上的表現普遍優於語文能力;二、學障學生明顯存有內在能力發展不一致的特質傾向;三、學障學生之專心注意及處理速度明顯是認知功能上之顯著弱勢能力;四、學障學生在WISC-III的認知能力表現方面確實存有特殊組型,其中以「POI-SCAD差異分數」的組型出現率最高;五、各項特殊組型對語文智商、作業智商、語文理解因素指數、知覺組織因素指數及處理速度因素指數最具預測力者為「POI-SCAD差異分數」,對全量表智商最具預測力者為「Bannatyne分類組型」,對專心注意因素指數最具預測力者則為「WDI指數」;六、學障學生得分較低的前四項分測驗正可形成WISC-III之ACID組型;七、WISC-III十三項分測驗經因素分析,得到四個因素組合,並重新歸類為「語文理解」(包含詞彙、常識、類同、理解)、「空間及專注力」(包含圖形設計、物型配置、算術、記憶廣度)、「推理組織」(包含圖畫補充、連環圖系、迷津)及「處理速度」(包含符號替代、符號尋找)。四項因素能解釋的累積變異量為5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