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期第1篇(p1-18):幼兒發展與學習之影響因素探討—王天苗
Vol.27, (1):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Related to Child Development And School Outcomes—Tien-Miau Wang(p1-18)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探究幼兒生理和環境背景因素與發展能力之間的關係、幼兒背景因素對日後在校學習表現的預測力、不利於幼兒發展的危機因素、多元危機因素對幼兒發展能力的影響、及背景因素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發展的影響力情形。研究樣本包括「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CDIIT)常模樣本3,703名3~71個月間的幼兒及效度研究中的120名追蹤樣本(遲緩兒=59,一般兒=61)和484名臺北市樣本(遲緩兒=252,一般兒=232)。每名幼兒均收集有幼兒個人和家庭的背景資料及CDIIT測得之DQ結果,至於120名追蹤樣本,則另外收集由班級導師填寫「學生學習狀況調查表」的評定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包括:(1)與幼兒DQ有顯著關係的背景因素包括父母教育程度和職業、家中子女數、懷孕或出生時問題、家中使用語言和居住地等;(2)影響幼兒發展的重要危機因素包括:父母國中程度以下、父母婚姻有問題、家住鄉村、家中使用國語以外語言、幼兒曾患有重大疾病者;(3)父母教育和職業、家中子女數等環境因素之間有顯著關連;(4)父母教育程度變項最能預測幼兒入小學後的學業成績、人際關係和團體活動參與的表現;(5)危機因素愈多,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愈大,而遲緩幼兒具多項危機因素的比例高於一般幼兒;(6)不同背景因素對不同發展階段幼兒發展的影響力不同,尤其,環境因素的影響力隨幼兒年齡增長而增大。
-
第27期第2篇(p19-38):建構接納與支持的班級文化:學前融合班教師促進普通與發展遲緩幼兒互動及人際關係之研究—鄒啟蓉
Vol.27, (2): Creating Caring And Supportive Classroom Culture: Teachers’ Use of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Social Rel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Inclusive Programs—Chi-Zong Tsou(p19-38)
本研究探討5個融合班級中10位教師促進普通與特殊幼兒互動與人際關係的看法與作法。研究發現,老師們的融合教育理念包含以下內涵:建立接納與協助的班級文化、認識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獨特性、培養獨立與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兼顧不同領域的學習與所有學習者的需求等;老師們並認為上述融合教育的理念,不僅適用於特殊幼兒,也適用於普通幼兒。為了推展融合教育的理念,老師們認為自己的角色很重要且多元,並強調與家長及所有幼兒合作經營班級文化的重要性。教師對普通幼兒的教導強調對個別差異的認識與接納及同理心的培養,他們重視幼兒內在的感受、想法的改變與自發的行為,而不僅是外在的行為表現,使用的方法包括:以身作則、問題討論、角色扮演及故事教學等。對於特殊幼兒的教導,老師強調要一視同仁、培養獨立的能力,在方法上則以隨機教學為主。老師們普遍肯定融合教育對普通與大多數特殊幼兒在人際互動學習上的效果,但是對特殊幼兒其它領域的學習或某些特殊幼兒社會能力成長的成效仍持保留的態度。針對以上結果,研究者認為應重視融合班教師的融合教育理念與態度、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關係、教師對幼兒引導與教學的品質,並重視外圍支持體系與生態對教師教學的影響。
-
第27期第3篇(p39-58):普通班教師參與身心障礙學生課程調整之研究—蔣明珊
Vol.27, (3): A Study on General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Curriculum Adaption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Ming-Shan Chiang
本研究的目的在瞭解國小普通班教師參與國語科課程調整教學的歷程、看法及其實施成效。研究方法以觀察、訪談為主,兼採問卷調查及行動研究的概念進行課程之調整與資料之蒐集。研究對象為一所國小的一至三年級六個班級的級任教師與6名身心障礙學生、187名普通學生。研究結果顯示:(1)課程調整教學實驗的歷程約可分為建立關係期、漸入佳境期和合作無間期三個階段,且有助教師專業成長,但需要特殊班教師提供協助;(2)教師認為效果較佳的調整策略為合作教學、教導學習策略、合作學習、多元層次教學、遊戲教學及視覺化提示等,不過對身心障礙學生來說則有個別差異;(3)實施課程調整教學能提高障礙學生的專心度、人際關係及對國語科的學習態度與成就,同時亦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
第27期第4篇(p59-76):普教與特教老師以課程為核心的合作模式之行動研究—秦麗花、顏瑩玫
Vol.27, (4): The Research of A Collaborative Model of Treating Curriculum As A Target for Teacher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Li-hua Chin, Ying-Mei Yen(p59-76)
本研究以Warger和Pugach(1998)提出普通班老師與特教老師「以課程為核心的合作模式」,企圖透過一位特教老師和一位普通班教師,以課程為核心的合作歷程,透過Bulgren和Lenz(1995)的內外在調整策略來作普通教育的課程調整,以行動研究的方式,來建構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的課程融合,除探討二位不同背景教師對課程設計的協同歷程外,也要探討「以課程為核心的合作模式」其課程設計的活動內涵,及其實施成效與衍生問題探討,經由兩個單元的教學實驗,以七個向度去彰顯全方位課程設計的內涵,在這歷程中,教師面臨五方面的挑戰,學生也因程度和不同單元而有不同的受益量,兩位教師經由這次的初步合作歷程,在教學、教材理解、學生理解和自我理解上都有很大的成長,根據研究結果針對教育主管機關和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
第27期第5篇(p77-92):腦性麻痺者元音構音空間的限制與說話清晰度缺損之研究—劉惠美
Vol.27, (5):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owel Working Space and 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 Mandarin-Speaking Young Adults With Cerebral Palsy—Huei-Mei Liu(p77-92)
本研究旨在整合知覺評估與語音聲學分析,去檢驗腦性麻痺者元音構音特徵與說話清晰度的表現,進而探究元音構音空間的限制與說話清晰度缺損之間的關聯性。受試者為二十名腦性麻痺的男性青年,且其構音運動普遍受到神經肌肉控制不佳的影響,呈現嚴重度不一的說話障礙。說話清晰度語料來自受試者十八個含有端點三元音/i/、/a/、和/u/的中文雙字詞(例如:地道、大道、答對)。每一名腦性麻痺者說話清晰度的指標,則為三位評分者以語音項目辨識(item identification)方式所正確聽辨語音的平均百分比。在語音聲學分析的作業中,針對腦性麻痺者產生元音所運用的構音空間大小加以測量,並以十名年齡相當的男性大學生為對照組。研究結果顯示,相對於說話正常的對照組,腦性麻痺說話者的元音構音空間明顯縮小。進一步探究個別說話者元音構音空間的大小與其說話清晰度之間的相關程度,則發現二者之間有顯著正相關存在(r=.612, p<.01);也就是說當腦性麻痺者所使用的元音構音空間愈受限制,則其說話清晰度愈差。元音構音空間的緊縮可視為降低腦性麻痺者說話清晰度的重要因素,因而在口語溝通復健時可將此構音特徵視為目標,列入評估說話清晰度或設計治療方案的考量。
-
第27期第6篇(p93-112):聲場調頻系統與國內教室聽環境的改善—江源泉、楊淑惠、姚甸京
Vol.27, (6): The Use of Sound-Field FM System in Classrooms: A Taiwanese Experience—Yuan-Chuan Chiang, Shu-Hwei Yang, Tien-Ding Yao(p93-112)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內一般教室聽環境的品質,並評估北美地區廣用的聲場調頻系統在開放式教室空間內發揮之功效。以國小中年級學生為受試者,分別在無放大音響、單一喇叭聲音擴音器(即小蜜蜂)、聲場調頻放大系統的三種情境之中,比較語詞指認(word identification)的正確性。測驗材料為國語單音節語詞,並採團體筆測方式進行。結果顯示,在無放大音響情境中,學生指認出約七成左右的語詞。若加入聲音放大系統則可將學生的表現提升至九成,但價高的聲場系統效果卻未必優於價廉的擴音器。將各情境的得分與音響測量結果比對後發現,開放式教室的外來噪音讓聲場系統無法全面發揮效能,僅在教室後半段座位區顯現超越擴音器的改善效果,而測試時教室內的平均信噪比,才是學生語詞指認得分高低的主要依據。基於經濟考量以及國內教室建築的限制,若仍堅持以聲場調頻系統取代擴音器,未必是現階段全面提昇教室聽環境的最合理做法。
-
第27期第7篇(p113-136):功能性視覺能力評估與觀察之研究—張千惠
Vol.27, (7): A Study on Functional Vision Evaluation and Observation—Sophie Chien-Huey Chang(p113-136)
本質性研究旨在評估與分析四十八位視多障學生之功能性視覺(functional vision)能力,並透過教學現場觀察來瞭解哪些教學策略可以鼓勵視多障學童善用其功能性視覺能力。本研究使用質性研究步驟與資料分析法來分析所收錄到的資料。資料收集方式包含:教學現場學生視覺行為觀察與教師教學策略之觀察、功能性視覺評估、研究個案討論會議、評估現場錄影、教學現場觀察記錄(field notes)、研究者反思日誌(reflexive journal)、非正式觀察(課堂外之時段,例如:點心時間、午餐時間、週末休閒時間)以及家長晤談、與教師晤談等方式。研究結果依照下列能力項目作討論:尋找光源、固定視覺、視覺敏銳度(近、中、遠距離)、視野、掃瞄能力、追跡能力、搜尋能力、眼肌平衡、遠近調適力、注視力移轉、色覺、複雜背景辨識力、手眼協調、反光敏感與腳眼協調。同時討論易於鼓勵學童使用功能性視覺能力的教學策略,並對於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第27期第8篇(p137-160):弱視生閱讀媒介評量之研究:以印刷放大文字與電腦擴視文字為例—莊素貞
Vol.27, (8): Reading Medium Assessment for Students With Low Vision: A Comparison of Large-Type Materials and Computer Magnification Software—Su-Chen Chuang(p137-160)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從閱讀效能觀點比較不同的閱讀媒介(電腦擴視文字與印刷放大文字)對於六位弱視生在閱讀速度、閱讀距離、閱讀理解率、類型誤讀率、總誤讀率、閱讀正確率等方面的影響與差異,以判斷何種閱讀媒介對研究個案較為有幫助,同時根據研究過程中所蒐集的個案誤讀類型,分別提出可行的閱讀教學策略,供日後教學之參考。除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外,並提出若干在教育上的建議供教育主管行政單位與學校教師之參考。
-
第27期第9篇(p161-182):高中職中重度多重障礙學生自我決策狀況之分析—林宏熾、江佩珊、吳季樺、丘思平、林佩蓁
Vol.27, (9): Analysis on Self-Determination for Stude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Multiple Disabilit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Hung-Chih Lin, Pei-Shan Jiang, Si-Ping Chiu, Ji-Hua Wu, Pei-Zhen Lin(p161-182)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職階段中/重度多重障礙學生自我決策的現況,並進而詮釋分析中、重度多重障礙學生自我決策之相關因素。本研究對象為8位居住在臺灣地區,年齡介於高中階段之17至20足歲,並領有障礙手冊之多重障礙學生。本研究運用深度訪談法及三角交叉檢視法進行資料搜集,於不同之研究場域(校園、教室、家庭、社區)透過參與觀察設身處地的瞭解分析歸納受訪者自我決策的相關問題,個案訪談資料透過編碼、摘要性描述、言談分析、敘說分析,並澄清與再概念化後,並採用修正分析歸納法的方式加以分析。本研究藉由描述性分析詮釋與紮根理論將高中職多重障礙學生之自我決策歸納為七大範疇加以統整。分別為:家庭支持、自我管理、獨立自主、表達意見、心理調適、自我概念,以及社區參與暨社交關係,並就此進行深入之分析與討論。此外,本研究並進一步提出相關的改善建議。
-
第27期第10篇(p183-205):行為支持計畫對國中自閉症學生行為問題處理成效之研究—陳郁菁、鈕文英
Vol.27, (10): The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A Behavioral Support Plan on Intervening Behavior Problems for A Student With Autism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Yu-Ching Chen, Wern-Ing New(p183-205)
本研究是學校教師運用行為支持計畫處理一位自閉症學生之干擾行為,旨在使用功能評量了解個案干擾行為的功能、行為支持計畫的發展情形、以及探討行為支持計畫之成效。
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法之撤回設計,研究對象是就讀普通國中啟智班二年級的自閉症學生,參與研究之教師包含個案的相關教師,共有六位。
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功能評量確實能找出個案干擾行為的功能,而行為支持計畫的內容是根據功能評量結果所發展,實施行為支持計畫後能有效地減少個案的干擾行為,也能讓個案習得正向行為,且皆具有維持的效果,此外,行為支持計畫的社會效度良好且能改善個案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