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0-29期
  • 第29期第1篇(p1-24):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之預測效度研究—王天苗
    Vol.29, (1): Predictive Validity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al Inventory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CDIIT)—Tien-Miau Wang(p1-24)


    本兩年期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嬰幼兒綜合發展測驗」(CDIIT )的預測效度。除探討該篩選測驗結果對同時期所得診斷結果的預測效果及學前測得CDIIT 的結果對日後入學表現和特殊教育需要之短期、中期和長期預測力之外,並比較該篩選測驗、「幼兒問題轉介表」和「學前兒童發展檢核表」(PCDC )三種篩選工具的預測力。研究樣本包括:(1)短期追蹤個案:包括第一年前測個案242 名(就讀北市幼稚園大班,一般兒173 名、遲緩兒69 名)和第二年追蹤所得209 名個案(一般兒154 名,遲緩兒55 名);(2)中期追蹤個案:從參加八十八學年度北市幼稚園優先入園鑑定的遲緩幼兒中,四年後追蹤得103 名幼兒;(3)長期追蹤樣本:即八十四年至八十五年間CDIIT 建立常模時的效度樣本,經約八年後追蹤,共得61 名一般幼兒和59 名遲緩幼兒。本研究工具包括CDIITPCDC 、「幼兒問題轉介表」和「學生學習狀況調查表」四種。個案資料以相關分析、分類分析、χ2 差異比較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主要的發現包括:(1)CDIIT 篩選測驗結果能有效預測同時期由特教老師綜合研判的診斷結果。(2)「幼兒問題轉介表」和CDIIT(任一分測驗Z 分數低於-1切截點)較PCDC 更能有效篩選出問題個案,但錯誤接受率也較高。(3)學前測得之CDIIT 結果對日後特教需要與在校表現的預測力:具短期預測力,也有長期預測效果,但相隔時間愈長,測驗結果與日後特教需要和在校問題間關係愈弱;無論由篩選或診斷測驗所得總分愈低或被判定有問題者,日後比較需要特殊教育,也有較多學業學習、人際關係或團體參與等問題,不過對特教需要和學業學習的預測力較高;以篩選測驗「任一分測驗」結果來預測的正確率要比以「總分」的預測效果大,不過有較高過度轉介率;預測無特教需要和無在學問題者的正確率要比預測有需要或有問題者要高。


  • 第29期第2篇(p25-48):學齡前幼兒「錯誤信念」發展研究—鄒啟蓉
    Vol.29, (2): Preschoolers´ Understanding of False Belief in Taiwan—Chi-Zong Tsou(p25-48)


    本研究探討36個月至511個月間學齡前幼兒「錯誤信念」的發展,並探討此測驗的品質與不同施測題型對施測結果的影響。自編「學齡前幼兒錯誤信念測驗」含有兩個分測驗:(1)「物品變換位置」分測驗:含「以為」及「先去哪裡找」兩種題型各兩題,共四題;(2)「非預期物品」分測驗:含「自己的錯誤信念」與「他人的錯誤信念」兩種題型各兩題,共四題。研究發現「物品變換位置」有可能對三歲半組幼兒較複雜,因為有47.5%的三歲半組幼兒在至少一題控制題上有錯誤。此外研究者發現:(1)同一題型類似題兩次作答反應相同的次數佔所有作答次數比例的88.6%;(2)兩個分測驗的內部一致性很高,Cronbach’s alpha分別是.88.91(3)兩個分測驗相關為.66,以上數據顯示此測驗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構念效度。研究者對200位台北縣市幼兒進行施測,發現:(1)兩個分測驗皆顯示幼兒在3歲半至511個月間的錯誤信念有快速發展的情形;三歲半及4歲組幼兒的答對率皆顯著低於隨機;4歲半組的答對率在兩個分測驗上分別為.53.48;而5歲組及5歲半組則已明顯超過隨機水準;(2)本研究樣本在兩個分測驗的通過年齡與國外英美地區的研究有明顯差異,顯示似乎國內幼兒的錯誤信念發展有較英美國家慢的情形;(3)五歲以上的幼兒仍有近20-30%未能通過「錯誤信念」兩個分測驗,顯示有很大的個別差異;(4)不同題型與施測用語會影響幼兒表現,比如:幼兒對他人的錯誤信念比對自己的錯誤信念答對率高,而且對「先去哪裡找」的答對率比對「以為」高。研究者針對結果提出討論及建議。



     


  • 第29期第3篇(p49-72):對話式閱讀對學前身心障礙兒童詞彙能力之影響—林月仙、吳裕益、蘇純瑩
    Vol.29, (3): The Effects of Dialogic Reading on Vocabulary Ability of Preschool Aged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Yueh-Hsien Lin, Yuh-Yih Wu, Chwen-Yng Su(p49-72)


    本研究旨在探討對話式閱讀對學前身心障礙兒童詞彙能力之影響。研究對象為21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兒童,其年齡介於5歲7個月至7歲3個月之間。研究者以對話式閱讀引導研究對象閱讀生活相關童書,也請家長使用相同方法每天導讀童書20至30分鐘。研究結果有三:(1)對話式閱讀能有效增進實驗組兒童詞彙成長率;所習得之詞彙,三個月後仍具保留效果。(2)實驗組受試之詞彙成長率似與認知能力有關,認知能力較低兒童之詞彙成長率也稍有偏低的趨勢。(3)對話式閱讀能激發大多數實驗組受試主動閱讀童書,並以對話的方式和家長、手足分享童書內容。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 第29期第4篇(p73-94):國小課程本位閱讀測量方法之信度與效度研究—王梅軒、黃瑞珍
    Vol.29, (4):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Curriculum-Based Reading Measures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Mei-Hsuan Wang, Rei-Jane Huang(p73-94)


    本研究主要以「課程本位測量」(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簡稱CBM)理論為基礎,嘗試研究中文課程本位測量方法在閱讀領域的信度與效度,以作為評量學生閱讀能力的依據。先用「國語文成就測驗」從台北市兩所國小二年級全體學生中,選取低、中、高閱讀能力組各36人,進行研究者自編之「課程本位閱讀測量」,包含「口語朗讀流暢度(Oral Reading Fluency,簡稱ORF)」與「選字測驗(maze task,簡稱Maze)」各八篇。研究顯示:1.整體學生在口語朗讀流暢度、選字測驗上的表現與效標國語文成就測驗間有顯著的相關;2. 口語朗讀流暢度與選字測驗能有效區辨不同閱讀能力水準(高、中、低)兒童,且學生在相同版本,四篇不同文本,不論在口語朗讀流暢度、選字測驗之表現,均達到內部一致性顯著相關;3.學生在康軒版與翰林版之口語朗讀流暢度與選字測驗之表現上一致性很高;4.學生經由四週後之重測時,在口語朗讀流暢度與選字測驗整體之表現上均呈現進步情形,並達到顯著相關;5.不同計分者使用指導手冊計分結果,口語朗讀流暢度與選字測驗均呈現計分者間一致性顯著相關。本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口語朗讀流暢度與選字測驗可以有效評量國小二年級學生之閱讀能力,這種省時、容易施測的課程本位評量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 第29期第5篇(p95-112):資源教師與普通教師實施合作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個國小二年級班級為例—柯懿真、盧台華
    Vol.29, (5): An Actio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Teaching Between the Resource-Room Teacher and the Regular Teacher: Take A Second Grade Regular Classroom Setting as An Example—Yi-Zhen Ke, Tai-Hwa Emily Lu(p95-112)


    本研究以台北市安安國小(化名)的一個二年級普通班作為研究的場域,透過行動研究法探討資源教師與普通班教師實施合作教學的歷程。本研究包含三個研究的焦點,首先探討數學科合作教學的情形,其次為研究者與普通班教師的專業成長,最後探究合作教學對學生數學科學習之影響。研究過程中,以研究札記、教學反省日誌、共同討論記錄、訪談記錄、學生回饋單等方式收集資料。在整個研究歷程中,研究者與合作教師針對不同的課程內容及考量學生之需求選擇適合的合作教學模式。過程中,研究者歷經了合作心態的轉變,以及與參與研究之教師從原本陌生,逐漸熟悉並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同時藉由行動的歷程,研究者與合作教師在專業上均有所成長。合作教學方案的實施對於學生數學學習有正向的影響。


  • 第29期第6篇(p113-126):數學學習障礙學生的診斷與確認—柯華葳
    Vol.29, (6): The Diagnosis of Arithmetic Learning Disabilities—Hwa-Wei Ko(p113-126)


    本研究以基礎數學概念評量篩選1226位經班級老師提名可能有學習障礙的國民小學學生,其中有71位數學學習障礙學生。這些學生智力一般,閱讀能力在中等或中等以上,但是在數學運作上有困難。針對二、三、四年級共10位學生,研究者進行一週三次,每次40分鐘的密集教學 。經過密集的加法和減法練習,學生或許可以正確答題,但其解題所花費的時間顯示他們有計算技能自動化的問題。解題時,這些學生需要藉助外力如手算與點頭。此外他們亦有困難遷移所學。本研究肯定在國民小學裡有閱讀能力在一般以上的數學學習障礙學生,需要老師和父母提供特別的教學輔導。


  • 第29期第7篇(p127-150):以國語補救教學診斷原住民低成就學童是否為學習障礙:轉介前介入的效度考驗研究—陳淑麗、洪儷瑜、曾世杰
    Vol.29, (7): Identifying Taiwanese Aboriginal Student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The Discriminant Validiay of Students´ Response to Pre-Referral Intervention—Su-Li Chen, Li-Yu Hung, Shih-Jay Tzeng(p127-150)


    對原住民兒童學業表現低落的現象,一般都歸因於缺乏主流的文化經驗或社經地位低下,但有些兒童他們的困難可能來自於個人生理因素,例如學習障礙,在特教的鑑定上,文化造成的低成就或是學障造成的低成就不易區分。本研究對台東市47位國語文低成就的原住民學童進行11週的補救教學,再根據兒童對補救教學的反應,區分出「「」教學反應較差」及「教學反應較佳」兩群,從理論上推估,前者極有可能為學習障礙。本研究旨在檢驗此種轉介前介入的鑑別診斷的效度。本研究從兩方面來檢驗鑑別診斷的效度,先是以心評專家的學障研判結果為效標,再比較兩群兒童在重要變項上的差異,這些重要變項都是學障相關理論中最關鍵的概念。主要發現為(一)以專業心評教師的「學障研判」為效標時,結果顯示,被診斷為學障者,有很高的比率是對教學反應較差的,偽陰性的比率很低。(二)以學障定義中的「內在差異差距」為效標時,結果顯示,教學反應分類有不錯的診斷敏感度,且犯偽陰性的比率低,但教學反應分類診斷的特定性較低,且犯偽陽性的比率較高。(三)以學障定義中的「認知缺陷」為效標時,「教學反應較差」群體,其「聲韻覺識」和「唸名速度」比「教學反應較佳」者差,但兩組的工作記憶差異不明顯;研究結果大致支持轉介前介入具有區分「一般低成就」和「學障」的區辨效度。


  • 第29期第8篇(p151-174):句型問答教學對國小高功能自閉症兒童問句理解之影響—王嘉葦、王瓊珠
    Vol.29, (8): The Effect of Sentence Pattern Instruction on Question Comprehension for Two High-Functioning Autism—Chia-Wei Wang, Chiung-Chu Wang(p151-174)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句型問答教學對兩位國小低年級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理解三個問句之影響。為了瞭解句型問答教學是否能增進自閉症兒童語句詞序理解能力,有效區辨三個詞序、語意不同的問句,因此,本研究透過相同圖片情境,採用跨不同問句多探試單一受試實驗設計,先後進行三個有關圖中主事者行為、主事者、受事者等不同語意問句的教學,即「S(主詞)在做什麼?」,「誰在V(動詞)?」,「誰被V(動詞)?」,以瞭解學生接受十五週的句型問答教學後,能否有效區辨三個不同詞序、不同語意的問句。研究結果顯示:一、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能增進兩位自閉症兒童回應「S在做什麼?」問句的能力,但似乎未能增進其詞序理解能力,所以當新句型介入教學時,其回應「S在做什麼?」的能力明顯下降,須經第二階段的句型問答補救教學後,方有良好的短期保留與類化效果。二、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對受試甲回應「誰在V?」問句句型具有初期立即效果,但對受試乙來說,句型二學習初期明顯受到句型一教學的影響,常將句型二誤解為句型一,所以立即效果較不顯著。另外,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似乎未能促進兩位受試者的詞序理解能力,所以當新句型介入教學時,其回應「誰在V?」的能力明顯下降,須經第二階段的句型問答補救教學後,方有良好的短期保留與類化效果。三、第一階段的句型問答教學對自閉症兒童理解「誰被V?」問句的初期介入立即效果並不顯著,兩位受試者皆於句型三學習初期明顯受到句型二教學的影響,所以立即效果較不顯著。不過,由於兩位受試者學習該句型後,沒有新句型的介入,所以句型三較前兩個句型具有良好的維持效果、短期保留與類化效果。


  • 第29期第9篇(p175-198):核心反應訓練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象徵性遊戲行為學習成效之影響—鍾佳蓁、鳳華
    Vol.29, (9): 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on Symbolic Play Behaviors of Preschool Child with Autism—Chia-Chen Jung, Hua Feng(p175-198)


    本研究旨在探討核心反應訓練(Pivotal Response Training, PRT) 增進學齡前自閉症兒童象徵性遊戲行為之成效。研究對象為一學齡前自閉症兒童,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探試實驗設計」,自變項為核心反應訓練模式,依變項為單一象徵遊戲行為(包括替代假裝、賦予屬性與無中生有)、連貫式象徵遊戲行為及自發性象徵遊戲行為之變化情形,分析次數表現與遊戲內容,瞭解象徵遊戲行為之改變情形,透過家長與教師的教學回饋問卷與訪談建立社會效度。研究結果如下:核心反應訓練能增進受試三種「單一的」、「連貫式」及「自發性」象徵遊戲行為。遊戲內容分析結果發現:三種單一象徵遊戲難度上有所差異、受試者遊戲的層次提昇、受試產生許多主動性創意點子、對特定物品的固著現象,主動性遊戲語言與社會互動獲得提昇。本實驗具有社會效度,即在教學目標、教學流程與教學成效獲得教師與家長的認同。本研究並針對核心反應訓練及未來研究設計提出建議。


  • 第29期第10篇(p199-224):圖卡兌換溝通系統對改善國小低功能自閉症學生自發性溝通行為類化之成效—林欣怡、楊宗仁
    Vol.29, (10): The Effect of 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on the Spontaneously Generalized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for Low-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Hsin-Yi Lin, Tsung-Ren Yang(p199-224)


    本研究旨在探討圖卡兌換溝通系統教學對改善國小低功能自閉症兒童自發性溝通行為類化之成效。研究方法採用單一受試跨情境多探試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兩位低功能自閉症男童,分別為11歲1個月與9歲10個月。自變項為圖卡兌換溝通系統教學,依變項為主動溝通行為。研究地點為研究對象上課的班級教室,每週選取4天進行圖卡兌換溝通及其類化的教學。研究結果如下:一、本研究的兩位受試在經過三個月的圖卡兌換溝通系統訓練,可以學會圖卡兌換溝通系統的階段一至三。二、本研究兩位受試在實驗介入後,明顯出現自發性溝通行為。三、本研究的兩位受試可將習得之溝通技能自動類化至班級教師、家長與一般兒童,但仍需部分介入始能達到穩定的表現。


  • 第29期第11篇(p225-250):「破繭而出的意義」~一位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劉毓芬、胡心慈
    Vol.29, (11): 「A Meaning With Break Through」 Psychosocial Process of Mother with Autistic Children—Yuh-Fen Liou, Shin-Tzu Hu(p225-250)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藉此瞭解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轉折歷程、在不同階段之相同點以及影響的因素。因此,本研究採質性研究的方法,以個案深度訪談的方式,並輔以訪談重要他人、收集相關資料、訪談札記等,來進行資料的蒐集與結果的分析。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一、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為:(一)探索期。(二)跨越期。(三)分享期。二、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三階段之相同點:(一)焦慮的尋覓醫療機構或學校。(二)有醫療人員或老師願意接納,她便心存感謝。(三)從醫療人員或老師處得到的支持與新觀念。三、自閉症兒童的母親之心理歷程的影響因素:(一)外在環境分為:家庭、醫療單位、朋友、學校單位等四方面。(二)內在自我成長方面分為:參與研習活動、參加協會和讀書會、宗教信仰、閱讀書籍及因應壓力的策略等五方面。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建議。


  • 第29期第12篇(p251-274):視障教育教師文字學習媒介評量執行概況與文字學習媒介專業知能之研究—莊素貞
    Vol.29, (12): A Study of the Attitude of Selecting Learning Media and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of Teachers of Stud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in Taiwan—Su-Chen Chuang(p251-274)


    本文主要目的是探討台灣目前視障教育教師執行文字學習媒介概況及現職教師所具備的相關專業知能概況,以做相關單位進行視覺障礙學生鑑定工作暨師資培育機構課程規劃之參考。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老師都曾嚐試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文字學習媒介,但這些教師似乎並沒有利用系統、客觀的方式進行此項評量工作;相關專業知能研習與訓練是目前現職視障教育教師最迫切需求的。填答的視障教育教師對於六個專業知能領域普遍認為重要,由高而低為「執行與了解評估要項」、「教導使用媒介的能力」、「資料解讀」、「學習者特性」、「對評估步驟之了解」、「評量理論和法律基礎」;對於六個專業知能領域各專業知能領域之具備程度達「大致具備」,由高而低依次為「執行與了解評估要項」、「教導使用媒介的能力」、「學習者特性」、「資料解讀」、「對評量步驟之了解」、「評量理論和法律基礎」。六大專業知能領域的重要程度與具備程度間均有顯著落差存在(t值介於9.28~12.07之間,p<.0001),其中以「評量理論和法律基礎」領域之重要與具備程度間差距最大,兩者相差1.31等級。


  • 第29期第13篇(p275-294):改善重度弱視學生使用功能性視覺能力之研究—鄭靜瑩、張千惠
    Vol.29, (13): Functional Vision Efficiency Training in a Child with Severe Low Vision—Chin-Yin Chen, Chien-Huey Sophie Chang(p275-294)


    本研究旨在探討改善重度弱視學生使用功能性視覺能力之成效。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設計包括:觀察、功能性視覺評估、功能性視覺訓練之教學活動、非正式訪談,與半結構式訪談。研究對象為國小一年級重度弱視學生,研究參與者則包括學生的班級導師、科任教師、資源班教師、實習教師、家長與學校義工。研究結果顯示,為改善學生學生之功能性視覺能力,教學策略之調整應包含:多次不同情境中實施功能性視覺評估、住家物理環境之評估與改善、學校人文與物理環境之評估改善與輔具之提供,以及團隊合作式的教學策略調整。本研究結果亦發現,藉由上述多元管道之介入策略,學生功能性視覺使用習慣與效率有明顯改善,其他能力如自我情緒控制與人際互動方面亦有所進步。同時,老師與家長也表達出其自身的進步與轉變。文末亦針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 第29期第14篇(p295-312):傑出作家創作歷程之探析—陳昭儀
    Vol.29, (14): Creativity Process of Distinguished Writers—Chao-Yi Chen(p295-312)


    這是一趟探究傑出作家「創作歷程」的發現之旅~旅程以三位曾獲得國家文藝獎的作家(葉石濤、鍾肇政、黃春明)為主體,沿途以複式個案方式進行研究,經由深度訪談及蒐集相關傳記、自傳等文件進行分析探討,據以瞭解其創作歷程。本文聚焦於旅程中的發現為:這三位傑出作家其作品,皆有一雙溫厚注視著人間的眼,對人性更有入微的分析與刻畫。綜觀而言,他們的創作歷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六個歷程以及兩個模式:三個階段為計劃階段、轉譯階段、回顧階段;六個歷程為1.主題的產生—從生活中觀察與發現,2.題材的泉源—由生活經驗與閱讀累積豐富的創作源,3.思路的醞釀—腦內佈局與構思,4.情節的推動—下筆鋪陳,5.孤獨的喜悅—完成創作與發表,6.無求的回饋—源源不絕的創作原動力;以及兩個模式:認知建構模式與社會溝通模式。接續提出在與作家同行的這段旅程中值得回饋與討論的部份,作家們的創作歷程之所以為動態循環的模式進行著,乃在於個人創作本質與社會影響交互產生的結果。個人創作內在本質的部份為:創意的發想及酣暢的驕傲,此為他們產出鉅著最重要的因素;而與社會交互影響的外在部份則有:創造力的社會貢獻及提供良好的學習典範,此為作家個人及作品非凡的原因。


  • 第29期第15篇(p313-336):國小原住民兒童創造潛能與創造環境之研究~以阿美族為例—胡宗光、盧台華
    Vol.29, (15): A Study on Creative Potential and Environment of the Aborigin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 Using Amis Tribe—Tsung-Kuang Hu, Tai-Hwa Emily Lu(p313-336)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阿美族為對象的國小原住民學生之創造潛能及創造性環境。以城市248位、山地鄉249位國小原住民為研究對象,「威廉創造性傾向量表」、「影響創造力環境因素問卷」為研究工具,以具明顯創造力特質的城市、山地鄉原住民及城市一般學生各40位配對進行「威廉斯創造性思考活動」。主要結果如下:一、創造力特質方面:1.城鄉原住民挑戰心與好奇心皆較明顯,想像力皆弱。2.城鄉原住民有許多相似優、弱勢特質。3.山地鄉原住民男生普遍好奇心較強;較富創造力特質的女生挑戰性較男生強。二、創造性環境方面:(一)家庭方面:1.城市原住民學生知覺「資源提供」優於山地鄉。2.城鄉原住民皆以「民主」支持創造力發展,「資源提供」較不支持。(二)學校方面:1.山地鄉原住民知覺「教師風格」優於城市地區。2.皆以「教師風格」較為支持創造力發展,「開放」最不能支持。(三)兩地原住民對於家庭及學校環境皆知覺許多相似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四)女生比男生知覺較多學校「開放」、「同儕關係」與「整體學校」的支持。(五)除學校的「開放」之外,創造力特質愈明顯表示獲得其他環境變項的支持愈多。三、創造思考能力方面:具明顯創造力特質的城、鄉原住民與城市一般學生僅於開放性有差異(城市一般學生高於山地鄉原住民),其餘向度未見差異。


  • 第29期第16篇(p337-362):高中數理資優女生選擇進入基礎科學科系之歷程研究—于曉平
    Vol.29, (16): The Process Research of the Choice Entering the Foundation Science Department for Math and Science Gifted Girls at the High School—Hsiao-Ping Yu(p337-362)


    本研究透過兩年時間追蹤了解六所高中數理資優班女生就讀基礎科學科系的意願與歷程,研究發現,數理資優女生選擇進入基礎科學科系的因素十分複雜,興趣、能力、重要他人、課外學習經驗等都會影響,反而從不會進入基礎科學科系的學生可以清楚看出受就業市場需求與社會價值等因素影響,過程中高二較不確定未來的方向,然而上了高三較有自己的想法,選擇後會掙扎猶豫,但確定目標後更為篤定,甚至對未來的學習之路也有一些規劃。此外,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一些研究上的建議供讀者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