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期第1篇(p1-26):社會適應表現檢核表之信效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盧台華、林燕玲
Vol.30, (1): Reliab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Adaptive Behavior Performance Checklist”—Tai-Hwa Emily LU, Yen-Ling Lin(p1-26)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新近編製完成之適應行為表現檢核表的信效度、不同年齡與不同組別學生在社會適應表現之差異分析。該檢核表係以特教法施行細則對智能障礙鑑定標準中有關適應行為的規範為依據,含自我照顧、動作、溝通、社會情緒、學科學習等五個領域共120個題項,可作為國小至高中職入學之智能障礙學生鑑定與安置之參考。本研究樣本包含全台灣北、中、南、東四區之學生,選取年齡範圍為五歲至十五歲共1736名,其中標準樣本1150名、智能障礙類樣本586名。信度考驗部分以Cronbach α信度及重測信度加以考驗;效度考驗主要以建構效度為主,進行內部一致性、因素分析。此外並採用變異數分析與Scheffe’ 事後考驗比較不同年齡組,有無適應行為缺損之一般學生與智能障礙樣本之得分表現。主要發現為:(1)本檢核表在全量表與各領域上,無論在Cronbach α信度與重測信度考驗上均具有高度之相關;(2)本檢核表內部一致結果顯示,各領域間相關均達到 .01顯著水準;(3)本適應行為表現檢核表之建構包含AAMR(2002)界定適應行為之概念、社會與實用技巧三個主要因素,然仍以概念因素所需用及之認知能力為主要建構因素,且發現部分適應行為表現需用及二項或三項技巧,顯示個人獨立可能是適應行為之一般且統整的單一因素;(4)不同年齡組間適應行為發展有差異,顯示適應行為確實與自然生長關係密切,隨年齡增加適應行為表現有提昇之趨勢,但不同性別間適應行為表現並無差異;(5)不同年齡和障礙程度之智能障礙學生在社會適應表現上有差異,由智能障礙組樣本各年齡組得分分析,顯示適應行為表現在國小高年級及進入國中之階段差異最大,且在國小中低年齡組與國中之高年齡組出現進步趨緩之現象;(6)本檢核表五大領域與次領域之題項能有效鑑別智障與非智障學生;(7)各領域中無顯著困難之一般學生表現均顯著優於有顯著困難者及智障學生;(8)自我照顧、溝通與學科學習領域有顯著困難之一般學生除在三領域之總表現上均優於智障組外,在如廁與儀容衛生二項次領域,以及閱讀、數學、生活常識三項學科學習次領域的表現亦優於智能障礙組。
-
第30期第2篇(p27-52):運用同儕協助學習策略於國小融合教育國語文學習之研究—崔夢萍
Vol.30, (2): The Impact of Peer-Ass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 on Elementary Students’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the Inclusive Classroom—Meng-Ping Tsuei(p27-52)
本研究旨在運用同儕協助學習策略(Peer-Assisted Learning Strategies, PALS)並發展電腦教學管理系統於國小融合班之國語文教學。以台北市某國小三年級六十九位學生,包含兩位特殊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PALS對學生國語文學習成效與同儕社會關係之影響,研究共進行十二週。研究結果如下:1、同儕協助學習教學管理系統(PAL IM system),能有效協助教師實施PALS教學活動,如小組分組、形成性評量分數登錄以及PALS獎勵系統等。2、實驗組學生在國語定期考查成績及閱讀理解測驗之表現顯著高於控制組(p <.05)。國語課程本位評量測驗之重複量數分析結果,符合直線趨向(p <.005)與三次趨向(p <.05),尤其以國字注音與造句的進步較為顯著。3、PALS教學策略能提升普通班兩位特殊學生之國語文學習,其國語課程本位評量進步速率顯著高於班級平均進步速率。4、PALS教學策略對於國語文高能力組學生同儕社會關係具有正向影響(p <.05),低成就與普通組學生沒有顯著改變。兩位特殊學生的同儕社會關係亦無顯著變化,且社會喜好指數呈現些微下降。因此,本研究所發展的PAL IM system以及國語文同儕協助學習策略能提升融合教育中普通班學生與特殊學生之國語文學習成效,可作為國內融合教育中有效教學模式參考之依據,此不僅嘉惠特殊兒童,亦能裨益一般兒童之語文學習。
-
第30期第3篇(p53-74):利用自然支援進行融合式班級合作諮詢模式之行動研究—蘇文利、盧台華
Vol.30, (3): 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on the Use of Supporting Networks for Collaboration Consultation in Inclusive Classrooms—Wen-Li Su, Tai-Hwa Emily Lu(p53-74)
本研究旨在透過資源班教師與三位融合式班級教師利用自然支援進行合作諮詢模式,以解決六位特殊學生在融合式班級國語科的學習問題,主要發現如下:(1)資源班教師抱持主動及低調的態度以及同理心,並將合作諮詢的範圍擴及融合式班級,以及改進溝通與社交之技巧,有利於獲取融合式班教師之認同及建立合作關係,進而提高彼此互動的質量;(2)善用預習、模擬融合式班級情境、同儕示範及師生角色互換等資源班教學調整方式,可增進特殊學生在融合式班級之學習參與;(3)資源班教師應發揮合作諮詢小組間教學技能之轉介功能;(4)進行融合教育的普通班教師對於資源班的了解度增加,進而肯定雙方密切合作的效果;(5)研究過程中提昇了普通班級教師面對改變的接納能力,而能更加了解與接納特殊學生以及主動因應學生的學習特性調整教法;(6)研究者本身對鑑定流程、資源班教師工作、融合的關鍵及學術與實務工作者的互動等方面有更深入的覺知。
-
第30期第4篇(p75-94):啟動建構學習的教學方式對數學低成就聽覺障礙學生二步驟四則運算文字題的教學效果—張蓓莉
Vol.30, (4): The Effects of “Heuristic Constructivism Instruction” on Mathematical Word Problems Solving Performance of Low-achieving, Hearing Impaired Students—Bey-Lih Chang(p75-94)
由於聽覺障礙學生的語文溝通問題,擔任聽覺障礙學生數學科教學的教師質疑聽覺障礙學生接受建構式教學方式的可行性。本研究目的即在於探討以啟動建構學習的方式教導4位四年級,1位六年級,數學低成就聽覺障礙學生二步驟四則運算的教學效果。研究方法為單一受試A-B-A’設計。5位學生均為數學低成就者,不喜歡上數學課,對數學沒有信心。他們的聽力損失程度為重度至極重度,沒有其他顯著障礙。實驗教學過程強調情境、表徵、互動、編織、與主動性。教學內容以研究者主編之「國小聽覺障礙學建構式教學活動設計」中四則運算為主。經過一學期62節課的啟動建構學習的教學方式,4位學生的四則運算能力顯著提升,並呈現延宕效果。1位學生表現不穩,沒有明顯的進步。不過5位學生在實驗教學後對數學課的態度較為積極,信心增加。啟動建構學習的教學方式雖然需要較多的時間,但是可以提升大部分數學低成就聽覺障礙學生的二步驟四則運算能力。
-
第30期第5篇(p95-112):電腦視覺回饋在國中聽障生學習國字聲調書寫上的應用—江源泉
Vol.30, (5): Learning Mandarin lexical tones in written forms by deaf adolescents:Using speech training software with visual feedback features—Yuan-Chuan Chiang(p95-112)
聽障生需要提昇國字聲調書寫能力以利電腦的使用和行動電話簡訊的傳輸。本研究探討以電腦視覺回饋進行國語聲調的口語學習經驗是否可用以提升國字聲調書寫的正確性。實驗採單一受試多基準線設計,分基準線、介入、和後測及追蹤三階段觀察50個國字聲調書寫的正確率,並根據目視分析檢驗受試內在跨越次三階段的行為表現。電腦視覺回饋由語音治療軟體Dr. Speech提供。六位受試的書寫表現皆隨短時間密集介入而立即進步,但進步的幅度和表現的變動性並不一致,且變動與進步幅度似乎有關。介入結束四週後,只有兩位受試後仍維持訓練的效果,但六位皆保有30-60%的進步幅度,等同於多答對了11到26個國字聲調。實驗設計和介入的方式對實驗效果可能的造成的限制以及將電腦視覺回饋實際應用於學校教學的方式,都在文中一併討論。
-
第30期第6篇(p113-134):啟聰學校學生文法手語、自然手語及書面故事理解能力之研究—劉秀丹、曾進興、張勝成
Vol.30, (6): Deaf Students’ Story Comprehension Using Manually Coded Chinese, Taiwanese Sign Language and Written Chinese—Hsow-Tan Liu, Chin-Hsing Tseng, Sheng-Chang Chang(p113-134)
聽障教育界普遍認為文法手語可以提昇聽障生語文能力且自然手語不利於語文的發展,但亦有教師認為文法手語不易被聽障生理解,對於聽障生的語文發展沒有助益。本研究目的即在釐清此問題。研究對象是啟聰學校重度及全聾的學生,以自編的文法手語、自然手語及書面語等三種語言形式的故事理解(文字故事閱讀理解)測驗為工具,採二因子混合設計,比較聽障生三種語言形式的故事理解能力、以及不同年級組間的差異,並分析兩種手語與書面語的相關。結果發現:聽障生故事理解能力有自然手語優於書面語、書面語又優於文法手語的現象;三種語言形式的故事理解能力均無年級差異,且分數均不理想;三種語言形式之故事理解能力呈中度正相關。由於本研究聽障生之書面語故事理解能力遠低於一般小三學生,因此結論,實施多年的文法手語教學並未改善聽障生閱讀能力低落的問題,且本研究並不支持自然手語會妨礙國語文學習的說法。
-
第30期第7篇(p135-154):多媒體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協助聽障學生理解主要概念及提升自我概念成效之研究—朱經明、王鳳妃
Vol.30, (7): The Effects of Multimedia “Deaf People’s Success and Striving” Stories on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ain Ideas and Self Concept—Jing-Ming Ju, Fong-Fei Wang(p135-154)
本研究之目的在協助聽障學生理解文章主要概念,以及提昇其自我概念。爲克服聽障學生的閱讀困難,研究者發展出一套多媒體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採用主要概念圖畫線索、語音或手語動態影像、圖形組織、問題監控等閱讀策略。這套多媒體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共有24則,包括有醫師、律師、校長、教授、高級官員、電影明星等。在主要概念理解方面採平衡對抗法設計及二因子混合設計,就全部30位聽障學生樣本來看,電腦介入及後測均較前測有顯著進步,電腦介入及後測之差異則未達顯著,顯示多媒體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教學提昇聽障學生理解主要概念之成效及維持效果。在自我概念方面採前後測設計,聽障學生在閱讀完24個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後,自我概念有顯著提升,達到極顯著水準(***p<.001)。這顯示聽障者成功奮鬥故事有助於提昇聽障學生自我概念。
-
第30期第8篇(p155-180):聽障違抗兒童之溝通互動能力研究—翁素珍、洪儷瑜、林寶貴
Vol.30, (8): A Study of Defiant and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kills—Su-Chen Wong, Li-Yu Hung, Pao-Guey Lin(p155-180)
聽障兒童的行為問題是常被轉介的問題之一,然而溝通互動困難經常干擾其行為問題,使得聽障兒童的行為診斷更為困難。基於此,本研究利用比較聽障非違抗、聽障違抗與一般違抗兒童,在溝通能力與互動行為之差異,瞭解聽障兒童之聽力與溝通互動能力的關係。研究樣本分為學前與國小兩階段,包括聽障非ODD組為11人(學前5人、國小6人)、聽障ODD組為15人(學前7人、國小8人);一般ODD組為10人(學前與國小各5人)。三組兒童透過研究者自編之「情境式溝通互動評量」,以區分聽障違抗兒童之溝通互動能力。本研究發現聽障兒童的語言溝通能力隨年齡的改變而不同,學前聽障兒童語言溝通能力明顯低於同齡一般兒童,但國小聽障兒童與同齡一般兒童的差異則不明顯。另由於聽力關係,學前聽障兒童明顯較常使用非語言溝通方式,特別是學前聽障違抗兒童,相對其負向行為也較多。在整體正向與中性行為,不論年齡或聽力狀況,違抗兒童與非違抗兒童的差異均不明顯,但違抗兒童確有較多不適當的互動行為,如不服從、干擾或不合作等。根據上述結果,提供聽障兒童違抗行為診斷之參考。
-
第30期第9篇(p181-202):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陳景圓、董旭英
Vol.30, (9): The Impact of Family, School and Peers on Delinquency in Dea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Ching-Yuan Chen, Yuk-Ying Tung(p181-202)
本研究主要依據社會控制理論、一般化緊張理論以及社會學習理論之觀點為基礎,探討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本研究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國中聽障生生活適應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受試者為台灣地區九十三學年度之國中聽障生,共抽取36所學校,286人為樣本。並以描述性統計、巢式迴歸等統計技術處理所得之資料。本研究結果發現:(一)家庭因素中,除了手足偏差行為與聽障生偏差行為具有關聯性外,其餘皆與偏差行為無相關性。(二)學校及同儕因素中,僅接觸有偏差行為的同儕與偏差行為存在著正相關。(三)在納入控制變項後,手足偏差行為、接觸偏差行為同儕與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仍然存在;依附學校對國中聽障生偏差行為出現顯著的效應;而與父母緊張關係對偏差行為的相關性卻消失了。依據研究的分析結果,文中就未來對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研究與輔導提出相關建議。
-
第30期第10篇(p203-216):比較學齡前自閉症兒童與正常兒童視聽覺理解及識字能力發展之研究—林初穗、張淑慧、劉文英、吳佑佑、蔡育秀、郭邦彥、顏詩尹
Vol.30, (10): Comprehension and Word Recognition Skills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A Comparative Study—Chu-Sui Lin, Shu-Hui Chang, Wen-Ying Liu, Yo-Yo Wu, Yu-Shiow Tsai, Ban-Yen Kuo, Shih-Ing Yang(p203-216)
本研究旨在探討4-6歲自閉症兒童與正常兒童在視聽覺理解或識字發展是否有顯著不同。本研究工具以已研發的一套電腦化語言理解及識字的評估工具為主,此評估工具包含六個分測驗,分別是「認字」、「破音字」、「視覺詞彙理解」、「聽覺詞彙理解」、「視覺句子/短文理解」、「聽覺句子/ 短文理解」。本研究更以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PPVT)為控制變項,比較自閉症組兒童(n=35)與相配對正常組兒童在此評估工具表現上的差異。本研究的結果發現,不管是以整體或分年齡組而言,自閉症組兒童在「識字」及「破音字」分測驗表現明顯優於正常組兒童,而正常組兒童在「聽覺句子/短文理解」分測驗表現明顯優於自閉症組,並且「聽覺句子/短文理解」為最能區分自閉症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分測驗,使用此評估工具可正確區分自閉症兒童比率高達91.4%。本研究也更進一步分年齡層組(即4、5、6歲)來分析自閉症兒童與正常組兒童在視聽覺理解發展上的差異,其結果發現,正常組兒童在「聽覺理解」分測驗的表現皆優於「視覺理解」分測驗,而自閉症兒童在「聽覺理解」分測驗或「視覺理解」分測驗的表現上皆無顯著差異。針對此研究成果,本研究最後並對後續的評量、教學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
-
第30期第11篇(p217-242):結合以詞帶字、視聽提示、重複練習策略之電腦輔助教學方案對中度智障學童識字成效之研究—盧家宜、孫淑柔
Vol.30, (11): Combining CAI with Vocabulary Guides, Audio-Visual Cues and Repetitive Practice Strategies to Teach Word Recognition to Moderately Retarded Children—Jia-Yi Lu, Shu-Jou Sun(p217-242)
本研究旨在探討結合以詞帶字、視聽提示及重覆練習策略之電腦輔助教學方案,對國小中度智障學童在單一字彙的識字成效。研究中採用跨目標行為之多探試設計,自變項為電腦輔助教學方案,依變項為三名研究對象於「聽音認字」及「字形區辨」的學習成效及學習效率表現。本研究歷經九週的教學實驗後,結果如下:(一)結合以詞帶字、視聽提示及重覆練習策略之電腦輔助教學方案,對國小中度智障學童具有立即學習成效;(二)結合以詞帶字、視聽提示及重覆練習策略之電腦輔助教學方案,對國小中度智障學童具有學習類化成效;(三)結合以詞帶字、視聽提示及重覆練習策略之電腦輔助教學方案,對國小中度智障學童具有學習保留成效;(四)就字形結構而言,三名中度智障學童的識字學習效率並不相同;(五)就筆畫數的多寡而言,三名中度智障學童的識字學習效率並不會受到筆畫數多寡所影響。最後,本研究分別就教學、軟體設計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出可行之建議。
-
第30期第12篇(p243-260):在高中國文課融入思考訓練的試探性研究—陳美芳
Vol.30, (12): Teaching “Thinking” through the High School Chinese Literature Curriculum: An Exploratory Study—Mei-Fang Chen(p243-260)
本研究透過跨專業領域合作,在一所高中資優班的國文教學場域中,發展融合國文及思考訓練的課程。研究資料來源包括研究小組討論轉錄資料、教學現場觀察筆記、教案及學生對國文課的描述資料。經由一年的試探,研究小組發現教師可經由連結相似經驗、補充異質經驗促發學生思考,在本文中並完整的敘述由備課至授課的整體課程設計案例。本研究並請學生描述對國文課的觀察與回饋,探究本教學設計的可行性。研究初步發現結合國文與思考訓練的課程可說成功的啟動了學生上國文課的動力,對老師與學生都發生了一些正面影響,但本研究並未由學生語文及思考能力的實質表現檢驗本課程的效果,這是未來仍待研究補足的部份。
-
第30期第13篇(p261-282):由多元智慧觀點探析學前融合班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之設計—黃榮真
Vol.30, (13): The Design of a Multiple-Intelligences-Based Music-Teaching Activities Curriculum for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Classes—Yung-Chen Huang(p261-282)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析以多元智慧觀點為課程設計主軸,所發展出連續四個學期之自編「學前融合班幼兒音樂活動實驗課程」架構、編製流程及相關課程內容。本實驗課程係依據學前融合班一般幼兒與特殊幼兒之身心特質與教育需求,研發一套兩年期縱貫式的本土化音樂教材,藉由多元智慧理論之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自然觀察等八種智慧內涵架構,融入說白節奏、音樂溝通遊戲、音樂律動、手指音樂遊戲、即興表演、打擊樂器、歌曲教唱、音樂故事聯想、布偶音樂劇場等音樂活動編製之中。本研究乃以內容分析法,針對本實驗課程十六大單元之四十八節教學活動加以探討。整個實驗課程編製架構及教學活動內容,乃透過四位學前特殊教育課程編製學者專家與四位學前融合班老師,根據教學活動內容加以評析,研究者乃參照學者專家與實務工作老師之看法,針對本實驗課程予以修正。本研究並根據上述十六大單元的教學活動內容,進行相關的分析與深究,並對未來學前融合班課程設計與相關研究方向,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