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卷第一期第1篇(p1-14):以認知因素區辨不同閱讀能力組的效能分析—李俊仁、柯華葳
Vol.32 No.1, (1): Discriminating Poor Readers on the Basis of Cognitive Components—Jun-Ren Lee, Hwa-Wei Ko(p1-14)
確認影響閱讀發展的認知因素,並釐清這些認知變項對於區辨閱讀能力的效能,無疑地對早期篩選閱讀低成就危險群有重大幫助。而為了達成此一目的,先釐清相關認知變項是否對閱讀發展具有影響力以及驗證認知變項對閱讀能力的區辨效能為基本的工作。本研究以學校的國語成績將學童區分為低成就組以及一般控制組,發現工作記憶、拼注音、形音連結等認知成分能有效地區辨國小三年級受試者的閱讀成就組別。這樣的結果可供將來進行發展性閱讀能力區辨研究提供基礎。
-
第32卷第一期第2篇(p15-34):應用聯合分析法探討接觸經驗對身心障礙者偏好決定的影響—王敏行
Vol.32 No.1, (2): The Influence of Prior Contact on Determining Preferences toward Attributes of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A Conjoint Analysis—Ming-Hung Wang(p15-34)
本研究旨在嘗試應用聯合分析法(conjoint analysis),探討不同水準身心障礙接觸經驗者在對身心障礙者特質偏好上是否差異,在決定偏好時對身心障礙者特質訊息之考量程度是否不同。以南部某國立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導論網路課程學生293人為對象,在社區生活輔導活動的情境,要求研究對象在聯合分析法所發展出的16 張「社區生活適應個案卡」,依輔導意願的高低進行排序,並使用「身心障礙者接觸經驗量表」(Wang, 1998)及接觸障礙類別數目經驗問項來了解研究對象之接觸經驗水準。研究發現無論有、無接觸經驗的研究對象,在對身心障礙者特質水準偏好順序上相當一致,同時在決定偏好順序時,障礙相關特質訊息的相對重要性皆顯著高於非障礙相關特質訊息。然而,研究也發現有接觸經驗組之年齡特質訊息重要性提高,且接觸障礙類別數目越多者,越能同時考慮較多元的特質訊息,且可多加考慮非障礙相關特質訊息。
-
第32卷第一期第3篇:他們是社會人嗎?—兩名啟智學校畢業青年的生活樣貌(p35-56)—吳冠穎、王天苗
Vol.32 No.1, (3): Can They be Full Members of the Society?—The Lives of Two Young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Kuan-Ying Wu, Tien-Miau Wang(p35-56)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深入探究兩名智能障礙青年(小豪和阿輝)的生活樣貌。透過觀察和訪談,與16名研究參與者進行為期七個月的互動。經過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研究者先分別呈現這兩名青年的生活脈絡,再進一步詮釋出以下核心議題:(1)工作不但讓智障青年成為生產者,增加經濟和生活的獨立,更是拓展社交網絡的重要媒介,使生活變得有意義。(2)家長對於智障子女的關愛和協助可能是促進融合的推力,但是過度的擔心和保護或許反而形成智障青年融入社會的拉力。(3)他人對於「智能障礙」的刻板印象可能刻意或不經意地形成工作、友誼的柵欄,阻絕了他們實質融入社會的機會。(4)智障青年從人際互動的經驗中,形成自我概念和評價。(5)智障青年如能獲得更多參與和扮演各種角色的機會,並且得到更多社會支持,就更能讓他們融入社會。整體而言,智能障礙青年的生活深受「互動關係」的影響。各種社會關係中是否給予他們參與的機會和支持,將會建構成不一樣的生活樣貌。換言之,他們所經驗到的生活品質,因為社會支持和參與的機會而有不同。
-
第32卷第一期第4篇(p57-76):影響早期療育機構間合作的因素之探討—曾淑賢、王文伶
Vol.32 No.1, (4):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in Early Intervention with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Shu-Hsien Tseng, Wen-Ling Wang(p57-76)
由於特殊幼兒及其家庭的需求常牽涉到多重的服務種類,因此,在早期療育服務機構間的合作是一相當重要的議題。然而早療機構間合作的缺乏正是台灣現階段早療服務的困境之一。本研究透過檢視影響早療機構間合作的因素之影響範圍和時效,分析台灣一早療服務系統之機構間合作情形。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的傳統(case study tradition),以一行政區域(甲區)的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為訪談、文件蒐集,及觀察之主要對象。研究結果發現影響甲區早療機構間互動的主要因素依重要順序為環境脈絡與個人特質。其影響的時效與範圍以環境脈絡的影響最深遠且為結構層面的影響,個人特質則傾向短期的操作面的影響。此外,甲區早療服務系統仍未進入機構間整合的四個階段(Flynn & Harbin, 1987)中的第一個階段:形成階段。因此,亟需正視機構間的合作以期能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佳的效益,並讓發展遲緩兒童及其家庭接受完整規劃的有效服務。
-
第32卷第一期第5篇(p77-92):文法手語構詞語句法特性對聾生詞義與句義理解的影響—劉秀丹、曾進興
Vol.32 No.1, (5): The Effects of Morphological and Syntactic Factors on the Word and Sentence Comprehension of Manually Coded Chinese by Deaf Signers—Hsow-Tan Liu, Chin-Hsing Tseng(p77-92)
自然手語是聾人社群間使用的手語,是一種善用空間性的視覺語言,文法手語則是混合視覺空間特性與聽覺序列特性的人工手語。先前研究發現,聾生對於自然手語的故事理解優於文法手語,本研究旨在探討構詞及句法因素是否即是造成文法手語理解困難的原因。實驗一操弄文法手語的構詞方式,依其與自然手語的關係分為借用、贅加與串接,結果發現聾生對於以贅加或串接方式構成的詞彙理解不如借用方式;實驗二操弄句子的空間特性,結果發現喪失了空間性的文法手語方位詞會造成句意理解困難。因此結論文法手語在構詞及句法上採用口語(中文)的序列性,喪失了手語的空間視覺優勢,會造成接收者的混淆,值得教育家進一步加以探討和改良。
-
第32卷第一期第6篇(p93-120):國小口吃兒童與一般兒童溝通態度、溝通焦慮與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伍瑞瑜、楊淑蘭
Vol.32 No.1, (6): A Comparison of Stuttering and Non-Stuttering Children with Regard to Communication Attitude, Communication Anxiety and Ability to Adjust to School—Jui-Yu Wu, Shu-Lan Yang(p93-120)
本研究之目的在(1) 探討不同背景之口吃兒童在溝通態度、溝通焦慮與學校適應的差異;並比較不同背景之口吃兒童與一般兒童在前述三個依變項的差異,(2) 探討教師評定口吃兒童之溝通焦慮與兒童自評之溝通焦慮是否有相關,(3) 探討口吃兒童的口吃嚴重度、溝通態度與溝通焦慮之相關情形及前述三變項對其學校適應的預測情形。研究結果如下:口吃兒童不論有無口吃家族史或接受治療與否在前述三個依變項上並無顯著差異;只有口吃嚴重度會影響口吃兒童的溝通態度與溝通焦慮,但不影響其學校適應,而重度口吃兒童的溝通態度和溝通焦慮為最差。不同年級或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口吃兒童與一般兒童在前述三個依變項上也無顯著差異,只有口吃與否會影響前述三變項,口吃兒童在這三個依變項上較非口吃兒童為差。教師評定口吃兒童之溝通焦慮與兒童自評之溝通焦慮有顯著低相關。口吃兒童之口吃嚴重度、溝通態度、溝通焦慮之間皆為正相關,尤其以溝通態度與溝通焦慮之相關為最高;而同時以口吃嚴重度、溝通態度及溝通焦慮可有效預測口吃兒童之學校適應,預測力約為40﹪,但若單以其中任何一項則無法預測學校適應情形。
-
第32卷第一期第7篇(p121-142):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學習成效初探之研究—黃鈺菁、鳳華
Vol.32 No.1, (7): The Learning Efficacy of Joint Attention Teaching for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utism—Yu-Ching Huang, Hua Feng(p121-142)
本研究旨在探討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之成效。研究對象為兩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研究方法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探試實驗設計,自變項為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依變項為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學習和類化成效,並以家長和教師的回饋建立社會效度。研究結論如下:一、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能增加學齡前自閉症兒童對顯示物品、跟隨指示和跟隨注視的正確反應率;二、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能增加學齡前自閉症兒童協調注視移動和原始宣告指示的正確表現率;三、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能維持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學習成效;四、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能讓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學習成效類化到其他對象(老師、家長)和環境中;五、家長和教師肯定相互注意協調能力教學對學齡前自閉症兒童相互注意協調能力的學習成效。
-
第32卷第一期第8篇(p143-158):以量相符效應探索一個自閉症學者症候群患者的數字數量表徵—蔡佳津、楊宗仁、李俊仁
Vol.32 No.1, (8): Autistic Savants and the Size Congruity Effect: the Anomalous Case of a Calculating Prodigy—Chia-Chin Tsai, Tsung-Ren Yang, Jun-Ren Lee(p143-158)
在本研究中,主要目的是想瞭解一個具有計算天才自閉症個案(DJ)的數字數量表徵。透過「量相符效應」(size congruity effect )作業,比較此一計算天才的數字數量表徵與一般大學生的異同。「量相符效應」是數字史促普作業(number Stroop task )的一種現象,指的是受試者因判斷數字形狀大小/數字數量多寡時,會因為兩個向度的量是否大小相符,而產生促進或抑制的反應。DJ 的資料顯示:一、DJ 在數字數量多寡判斷作業時,不論是促進或是抑制效果,都高於一般大學生倍數的效果量。二、DJ 在數字形狀大小判斷以及數字數量多寡判斷時的促進或抑制效果,與一般成人促進或抑制模式相仿。但DJ 在判斷數字數量多寡時,因數字形狀大小的量相符產生極大的促進效應;在判斷數字形狀大小時,促進效果量低於一般成人,但抑制的效果量卻大於一般成人。這個資料型態與傳統的自動化理論所預期的結果相反,但是以抑制功能異常或是表徵分化論,卻也無法完全解釋所發現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