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35-3期
  • 第35卷第三期第1篇(p1-25):從傑出身心障礙者就業歷程,探討就業影響因素—伴隨著「障礙」的就業路—邱滿艷、張千惠、韓福榮、許芳瑜、鍾聖音、貝仁貴、簡宏生、陳月霞、徐文豪、林婉媛
    Vol.35 No.3, (1): A Study of the Career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and Factors of Highly Achieving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Man-Yen Chiu, Sophie C. H. Chang, Han Fu-Jong Tsao, Fang-Yu Hsu, Sheng-Yin Chung, Jin-Kui Pui, Hong-Sheng Jian, Yueh-Hsia Chen, Wen-Hao Hsu, Wan-Yuan Lin(p1-25)


    本研究目的在於透過傑出身心障礙者的就業歷程,探討其就業影響因素。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訪談10 位身心功能障礙之金鷹獎得獎者或其「重要他人」。蒐集的資料包括:得獎者就業歷程的訪談逐字稿、相關出版品或影片、研究者訪視和觀察所作的備忘錄、討論會紀錄。研究從詮釋學觀點,運用NVivo8 質性分析軟體分析資料。研究發現,受訪者就業歷程的三大主要影響因素為:(一)個人因素,如個人特質、個人背景,以及個人信念等;(二)環境因素,如職場文化、工作內容、工作條件等;(三)與個人有關的歷程因素,如發展、社會化、自我抉擇,及個人欲達到與環境一致的作為等;以及與環境有關的歷程因素,如就業機會、勞動市場及政策等的變化。


  • 第35卷第三期第2篇(p27-50):美國身心障礙學生考試調整策略成效之後設分析—張萬烽、鈕文英
    Vol.35 No.3, (2): The Effects of Test Accommodation o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 Meta-analysis—Wan-Feng Chang, Wern-Ing Niew(p27-50)


    本文旨在後設分析美國1999 到2008 年間,38 篇考試調整策略對一般和全體身心障礙學生的成效;接著分析考試調整的效果是否會因學科、策略類型,以及身心障礙學生的障礙特性、教育階段和人數而有差異。結果顯示考試調整對一般學生為些微效果;對身心障礙學生為小效果量,符合「差別增長」和「互動」假設。未接受考試調整之一般學生的測驗成績,高於接受調整之身心障礙學生,二者間呈現「中」效果量的差異,顯示考試調整能維持「公平與權益的平衡」。考試調整對其他學科的效果最佳,其次分別為閱讀和數學。於調整策略上,以延長時間的效果較佳,報讀較差。在考試調整實施的教育階段上,以國中最佳,國小次之,而高中職效果最差。考試調整對100 人以下身心障礙學生人數的效果最佳,人數愈多,效果愈差。最後,考試調整對學障學生的效果,優於其他身心障礙學生。


  • 第35卷第三期第3篇(p51-76):高位頸髓損傷者輔助科技延伸服務長期探索之旅—林淑玟、羅錦興
    Vol.35 No.3, (3): A Long-term Study of Assistive Technology Extended Services for a Person with Upper Cervical Cord Injury—Shu-wen Lin, Ching-hsing Luo(p51-76)


    年僅18歲的個案在1998年因跳水意外受傷,造成頸髓損傷且四肢癱瘓。對極重度肢體障礙的他來說,個別化電腦科技輔具有何幫助?除科技輔具外,他還需要什麼?一個結合研發科技輔具與提供輔助科技延伸服務的跨專業團隊,能為他做些什麼?這些科技輔具與延伸服務(含心理、社會與職業重建),能為其生命帶來何種改變?本文主要採個案研究與行動研究法,探討跨專業團隊自2001年4月起,為這位高位頸髓損傷者,提供近九年長期介入與互動過程中,發現的議題及啟示。研究發現,在提供長期輔助科技延伸服務後,對其社會人際互動、接納傷殘與居家就業上,都有正面成效。然而,生命旅程尚未結束,這些正向功效,能否在其後續人生中持續發揮影響,仍有待時間給予答案。


  • 第35卷第三期第4篇(p77-101):修改語音基頻曲線與低通濾波處理影響聽障學生國語聲調聽辨成效之研究—郭俊弘、劉惠美、黃桂君、王小川、曹峰銘
    Vol.35 No.3, (4): Use of Modified Pitch Contours and Low-Pass Filtering to Assist Hearing-impaired Students Identify Mandarin Tones—Jyun-Hong Guo, Huei-Mei Liu, Kuei-Chun Hung, Hsiao-Chuan Wang, Feng-Ming Tsao(p77-101)


    本研究旨在透過電腦,採用擴大語音基頻曲線與低通濾波處理兩種方法,將語音訊號修改成「原始語音基頻曲線」、「設定語音基頻曲線」、「擴大語音基頻曲線」、「原始語音低通濾波」、「濾波設定基頻曲線」、「濾波擴大基頻曲線」六種方式,並分析聽障學生透過六種方式聽辨國語聲調的差異及錯誤類型。研究對象為26 名中重度聽力損失且配戴助聽器的國小高年級與國中學生。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一、藉由擴大語音基頻曲線與低通濾波處理兩種方法,能顯著地提升聽障學生的國語聲調聽辨表現。二、六種電腦語音修改方式下,聽障學生均對於第四聲最容易聽辨,最難聽辨之聲調則因不同電腦語音修改方式而有所差異。主要的聲調聽辨錯誤類型為第一聲混淆為第二聲;第二聲混淆為第三聲;第三聲混淆為第二聲或第四聲;第四聲混淆為第一聲。最後提出有關利用電腦語音修改系統進行聽障學生聲調教學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 第35卷第三期第5篇(p103-129):直接教學法對二年級識字困難學生識字與應用詞彙造句之成效—宣崇慧、盧台華
    Vol.35 No.3, (5): The Effect of Direct Instruction on Second Graders with Reading Difficulty—Chung-Hui Hsuan, Tai-Hwa Lu(p103-129)


    本研究探究直接教學法(Direct Instruction, 簡稱DI)對二年級識字困難學童學習單字與字詞造句應用之成效。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試探設計,教學成效複製於快速唸名缺陷、快速唸名與聲調覺識雙缺陷以及無認知缺陷三位不同認知表現類型之識字困難學童。單字教學依照DI 教學原則進行,並將字音與字形相似的字,分散在不同教學節次內進行。字詞應用造句乃依照DI 詞彙教學,根據不同詞彙性質設計「定義」、「圖示」與「同義詞的使用」三種方式教導,並以正反例不斷提問,以幫助學童釐清詞彙意義與使用方式。研究結果顯示,學童接受教學介入後,在識字與字詞造句應用上,均有正向的進步趨勢。識字表現亦隨著介入而趨於穩定,然聲調及快速唸名雙缺陷學童之進步趨勢,最易受聲調不同字的介入影響。字詞造句應用的進步成效則反應在學童對詞彙意義理解的精確性及正確使用上。研究者根據此結果進行討論,並針對未來教學與研究提出建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