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6卷第一期第1篇(p1-26):以家庭優勢為焦點的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任務性團體過程與成果—張秀玉
Vol.36 No.1, (1): Individualized Family Service Plan Based on Family Strengths:The Process and Outcome of a Task Group—Hsiu-Yu Chang(p1-26)
研究者帶領某社會福利機構十位社會工作者進行為期之一年之任務性團體,此團體之目的為協助參與者學習以優勢觀點為基礎之家庭評量與擬定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的技術。資料來源包括團體逐字稿記錄、團體成員心得,資料分析則是依循質性研究的方法。研究者分就過程與成果的角度,呈現研究結果,並於文中以實例呈現研究參與者以家庭優勢為焦點所擬訂之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在過程部分,研究參與者學習到家庭優勢評量以及依此擬定與執行IFSP 之專業知識、對於自己工作的方法有了重新的檢視與反省;在成果部分,此任務團體不僅滿足研究參與者個人的需求、並將機構內之IFSP 表格增列家庭優勢之相關欄位,使得機構之早期療育服務流程以及服務內容獲得改善,達到了滿足機構需求的團體目的。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幾項研究建議:一、IFSP 應以家庭優勢為焦點,才能實踐早期療育服務中以家庭為中心的信念;二、釐清IFSP 與家庭處遇之間的關係,整合服務單位中所有之紀錄表單;三、協助實務工作者獲得持續且定期的專業訓練、督導或互動討論;四、提供早期療育社會工作、醫療復健與特殊教育工作者家庭優勢之相關訓練;五、進行後續研究,以釐清家庭優勢為焦點之IFSP 和家庭充權之關係。
-
第36卷第一期第2篇(p27-55):一位發展遲緩幼兒母親參與家庭中心取向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陳采緹
Vol.36 No.1, (2): Parent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Education Programs for Child with Developmental Delays—Tsai-Ti Chen(p27-55)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透過非干擾性測量、觀察、訪談等方式蒐集資料,探討一位發展遲緩幼兒森斌母親琳媽參與家庭中心取向教育方案的歷程和成效。琳媽參與研究者帶領的學前特殊需求兒童家長團體,團體結束後,仍未解決在家教育森斌的困難,希望以個案方式繼續學習教養技能。行動建構在平等合作的夥伴關係之上,包括兩階段發展和執行家庭中心取向教育方案。首先,應用現有的兒童發展評量工具及自編的家庭評量工具蒐集資料,經由討論評量摘要協助琳媽覺知森斌發展現況及家庭優勢和需求;其次,引導琳媽統整評量結果、決定目標順序,透過在家試作及活動差異分析發展與家庭適配的教育方案;第三,因應家庭突發事件調整教育方案;第四,依據觀察和教學記錄,協助琳媽精熟和應用特定教學策略、將目標類化至家庭其他情境。行動後,琳媽能在協助下參與發展與執行教育方案、應用家庭教育資源、覺知教育森斌的能力及森斌的學習特質;森斌達到預定目標,且類化至家庭其他情境。綜合研究結果,行動方案為發展遲緩兒童家長參與家庭中心取向教育方案的可行方式之一。
-
第36卷第一期第3篇(p57-83):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的私語表現初探—張琇雁、林慧麗、楊宗仁、張顯達
Vol.36 No.1, (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Private Speech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Shiu-Yein Chang, Hui-Li Lin, Tsung-Ren Yang, Hintat Cheung(p57-83)
本研究觀察以中文為母語之自閉症類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兒童私語的表現。Vygotsky 將兒童自言自語的現象稱之為「私語」(private speech),並認為私語源於社會互動中的對話,協助個體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透過私語進行自我對話,引導行為與注意力。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特殊的社會化模式,獨特的語言發展過程,以及認知發展與語言發展之間的不同步等現象,使其私語表現成為理論上與實質上都需要被釐清的議題。本研究以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為對象,觀察在面對認知作業的問題解決過程中其私語表現,並測量其語言能力及與其認知能力相關的作業解題表現,以試圖釐清私語表現型態,私語表現與語言之間的關連性,及私語表現與認知能力之間的關連性。本研究共分析29 位參與者的私語資料(男:女 = 26:3,7 歲3 月─13 歲4 月,平均9.34 歲(SD = 1.65 歲))。結果顯示,自閉症類障礙兒童未分類的整體私語發展無明顯趨勢,然而隨著語言能力的精進,與作業相關私語以及與作業不相關私語之單位時間的平均語句數有增大的趨勢。此外,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私語發展呈現明顯的個別變異,語言能力越好的自閉症類障礙兒童,其間個體差異就越大,此差異可能反映自閉症類障礙兒童的語言與認知能力非平行發展的現象。
-
第36卷第一期第4篇(p85-107):探訪傑出作曲家的樂曲創作歷程—黃揚婷、蔡典謨
Vol.36 No.1, (4): So many clichés and so much repetition! Also this is far too long An Exploration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Eminent Composers—Yang-Ting Huang, Den-Mo Tsai(p85-107)
為探究傑出作曲家在作曲領域的創作歷程,本研究乃邀請十位曾因作曲榮獲世界性或全國性獎項、創造具時代性與歷史地位的音樂風潮,或因音樂作品迅速傳播成名,獲得社會大眾高度肯定與讚賞之華人傑出作曲家為研究參與者,經由深度訪談傑出作曲家本人及二十三位重要他人,再輔以訪談日誌與非干擾性測量資料等方式進行多重個案研究,探索當代傑出作曲家之真實生活脈絡,旨在瞭解傑出作曲家於作曲領域的創作歷程。研究發現傑出作曲家的樂曲創作歷程是具循環性的,依序為〝經驗~醞釀音源、原創性強〞、〝靈感~感性得來、理性整理〞、〝創作~組合素材、逐步構築〞、〝完成~自我突破、再創高峰〞與〝驗證~呈現樂曲、持續創作〞等五個過程。每首新樂曲的誕生都是依恃傑出作曲家的創作意識與自我決定,於該些過程中完成,並具有以下幾項特點:1.有次序性的;2.有循環性的;3.沒有時間限制;4.沒有起點限制;5.沒有終點限制。
-
第36卷第一期第5篇(p109-127):探討「非立即性增強」以及「打斷行為反應和重新引導」兩種策略對自閉症幼童的語言固著行為之成效(英文稿)—朱思穎、Sonia Baker
Vol.36 No.1, (5): Effects of “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 Plus 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Alternative Behavior” and “Response Interruption and Redirection” on a Child’s Vocal Stereotypy Maintained by Automatic Reinforcement—Szu-Yin Chu, Sonia Baker(p109-127)
自閉症是終身殘疾,其特徵包含在社會互動、溝通及行為方面的缺陷,自閉症兒童並時常展現重複和非功能性的固著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rs)。固著行為可能藉由本身感官所產生的反應,而導致自動增強(automatic reinforcement)。同時,固著行為會干擾聽覺處理、無法區別學習,以及有困難展現適切的社會行為。因為固著行為會影響孩童發展,目前針對自閉症幼童此行為有其相關研究策略。然而,目前相對少的研究文獻針對自閉症兒童的語言固著行為(vocal stereotypy)進行探討。先前研究提出「打斷行為並重新引導」(response interruption and redirection)策略可以降低語言固著行為。另一策略是藉由非立即性增強(noncontingent reinforcement),孩子將其注意力放在可替代的刺激上而異常反應(例如:語言固著行為),這樣替代性刺激可以有效的取代異常反應。然而這兩種策略都有其限制。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行為策略的介入,是否可以有效改善一位五歲自閉症幼童的語言固著行為。採用功能分析檢視幼童的語言固著行為的由來。結果顯示「自動增強」為語言固著行為產生的原因。除了非立即性增強外,應用區別性增強替代行為(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 of alternative behavior)策略去提升適切語言溝通的機會。根據行為功能分析的結果,實驗設計為ABCACBA,使用兩種行為策略(打斷行為並重新引導以及非立即性增強以及替代行為增強)並分成階段進行介入,以比較兩種策略的成效。研究結果顯示,使用「非立即性增強以及替代行為增強」策略不僅顯著降低不適切的語言固著行為,並顯著提高適切語言行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