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0-1期
  • 第40卷第一期第1篇(p1-30):身心障礙學生功能本位行為介入方案成效之後設分析—陳佩玉、蔡欣玶、林沛霖
    Vol.40 No.1, (1): The Effects of Function-Base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A Meta-Analysis—Pei-Yu Chen, Shin-Ping Tsai, Pei-Lin Lin


    本研究分析2001 至2012 年間,國內39 篇身心障礙學生的功能本位行為介入方案之單一受試研究現況,並以超越中數比率(percentage of data points wxceeding the median of baseline, PEM)後設分析行為功能、介入策略種類與策略內容對不同行為問題種類與正向行為之介入成效。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功能本位行為介入方案,對減少身心障礙學生的行為問題及提升正向行為的整體介入成效介於稍有效果到高度有效之間,各研究間的成效差異落差頗大。分析國內研究介入之行為問題種類發現,應用功能本位之行為介入方案能夠改善各類別的行為問題,其中又以改善固著行為與提升可取代固著行為的正向行為介入成果最佳。在行為功能方面,結果顯示,不同功能的行為問題與正向行為的介入為中度到高度有效,且不因行為功能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在介入策略種類方面,發現不同類別的介入策略對行為問題的介入成果介於中度到高度,而對正向行為的介入介於稍有到高度有效,各組成效落差頗大。就介入策略內容而論,不同於前事策略對行為問題與正向行為的介入皆有中度效果,教導策略與後果策略的介入則介於稍有到高度有效,各種前事策略與後果策略的介入成效並未達顯著差異。


  • 第40卷第一期第2篇(p31-54):以家庭為中心實施早期介入之困境:從案例敘說談起—曾淑賢
    Vol.40 No.1, (2):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ing Family-Centered Early Intervention According to Narratives—Shu-Hsien Tseng


    早期介入相關文獻皆支持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模式,但目前臺灣仍以兒童或機構中心的服務為主,因此非常需要更深入了解以家庭為中心的服務過程和實務。本研究以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為場域,採質性研究取向,從專業人員觀點探討實施以家庭為中心早期介入之服務過程與困境為何。研究分析發現關鍵主題之間有相當的連結與動態的交互影響,故研究者以四個案例來描述這些連結與動態的互動過程。主要研究發現如下:一、包括家庭需求的多重與複雜性、不同文化背景對家庭結構的影響、專業人員培育所置入的服務觀點,以及機構間合作關係與機制的缺乏等因素,皆會交互影響服務決定與作法。二、專業人員需要將關係拉遠一點來看,以提供更多支持家庭面對危機和發現家庭的韌性與可能。三、過度的案量與行政業務以及不健全的福利薪資制度等因素造成專業人員的耗損。四、正向人際關係所提供的互動平台和機構理念的引導,是專業人員在面對多層系統的服務困境與複雜的角色期待時的重要支持。這些結果顯示,落實以家庭為中心早期介入服務之困境來自多重層次的情境且交互影響,須從生態觀點才能有效地釐清其脈絡與互動關係。未來的研究可從不同的情境層次探討其中不同因素的影響範圍與重要性,以及具體的因應與支持策略。


  • 第40卷第一期第3篇(p55-84):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學生之亞型分類研究—王立志、楊憲明
    Vol.40 No.1, (3): The Subtypes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Li-Chih Wang, Hsien-Ming Yang


    本研究以閱讀障礙的各種缺陷能力假說為切入點,針對國小中、高年級組與國中組閱讀障礙學生進行各種缺陷能力的檢驗,以確定臺灣閱讀障礙學生的亞型及其比例。本研究包含國小中年級、高年級,以及國中閱讀障礙學生共105 名,三年齡層各35 名,各年齡層又各有生理年齡控制組與閱讀水準控制組15 名。本研究之研究方法主要採用集群分析對閱讀障礙學生進行亞型分類,輔以多變量共變數分析與無母數統計比較不同亞型閱讀障礙學生之認知能力。本研究之研究工具包含挑選樣本用的常見字流暢性測驗與聽覺理解測驗,分類亞型用的組字規則測驗、聲韻覺識測驗、唸名測驗,以及用以檢驗亞型外在效度之閱障亞型問卷(研究者自編)。本研究之研究結果主要有三:一、本研究整體樣本可被區分為聲韻覺識缺陷亞型、快速唸名缺陷亞型、組字規則暨快速唸名缺陷亞型,以及未達特定缺陷亞型等四型;再者,國小中年級組閱讀障礙學生中,有74.3% 的學生為聲韻覺識缺陷亞型,而國小中年級組以及國中組閱讀障礙學生中,各有42.9% 與54.3%學生屬於組字規則暨快速唸名缺陷亞型,另各有28.6% 與22.9% 屬於快速唸名缺陷亞型;最後,閱讀障礙學生之三類亞型中於所測量之認知能力中,多數之表現是同時落後於閱讀水準控制組以及生理年齡控制組,較可能是屬於較嚴重之缺陷問題。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可初步獲得臺灣閱讀障礙學生之亞型分類的狀況,且分類情形亦與其不同年齡層呈現不同的結果,此結果有助於未來實務現場的教學與相關研究的檢驗。


  • 第40卷第一期第4篇(p85-115):教師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創意教學關聯之研究: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探討—蕭佳純
    Vol.40 No.1, (4): Correlations Among Teachers’ Personality Traits, Resilience, and Creative Teaching: A Discussion of Multilevel Moderated Mediation—Chia-Chun Hsiao


    創意教學是維繫國家發展競爭力的重要關鍵,但相當可惜的是,學者們雖然強調創造力的發生需綜合考量個人、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卻少在研究中同時看到不同層次因素的探討。本研究就是以教師個體層次之人格特質、復原力與學校層次之學校支持為自變數,綜合探討兩者對教師創意教學的影響,除了了解人格特質與學校支持對創意教學的直接效果外,更分析學校支持的脈絡調節效果以及復原力的中介效果與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使用的問卷一共包含人格特質、復原力、學校支持以及創意教學等四個分量表,採用教師自評的評量方式,透過對551 位教師、70 所學校的調查,使用階層線性模式(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HLM)分析變數之間的關係。本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除正直性外,其餘四大人格特質皆對創意教學的不同構面產生影響;二、外向性、親和性及開放性可透過不同的復原力構面對創意教學產生間接影響;三、學校支持會對創意教學的各構面產生正向影響;四、復原力中的「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以及「同理心」扮演著多層次中介變項的角色;五、「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扮演著多層次調節式中介效果的角色。也就是說,「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以及「同理心」是中介變項,而「問題解決與認知成熟」除了是中介變項之外,也是被調節的變項。針對上述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的討論與建議,包括:一、校方可多花心思了解教師的人格特質;二、學校應重視教師復原力的發展;三、學校應有具體作法提供教師創意教學所需的支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