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1-3期
  • 第41卷第三期第1篇(p1-34):國中語文精進教材處遇精準度研究—洪儷瑜、曾瓊禛、孫瑜成、李思慧、陳秀芬
    Vol.41 No.3, (1): Treatment Fidelity in the “Literacy First Program for Secondary Schools—Li- Yu Hung, Chiung-Chen Tseng, Yu-Cheng Sun, Si-Hui Li, Hsu-Feng Chen


    處遇精準度是運用方法學專業,監控介入執行歷程的準確性及一致性,用以確保整體介入執行歷程乃依原研究設計而成,它是達成「實證本位實務」、執行「介入反應」歷程的關鍵。研究者若未能檢證處遇精準度資料,則難以宣稱介入結果的正當性;實務工作者若未能檢視處遇精準度資料,則容易因介入執行歷程的不正確或不適當,致使有效介入難以產生如期效果,而最終放棄有效介入的執行。為了檢視「國中語文精進教材」於實際教學情境是否合乎原來「實證本位實務」研究設計,探討處遇精準度便有其必要性。本研究透過處遇精準度「接觸程度」、「忠實程度」、「傳遞品質」、「方案區分度」、「參與者反應」等構念面向,探討「國中語文精進教材」依研究設計執行之準確性與一致性程度。本研究以12所國中擔任國中低成就學生國文補救教學之教師和學生為研究對象,以觀察者一致性、評量者信度、內容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檢核處遇精準度各面向評量信、效度,並以百分比、描述統計、相關分析等統計方式分析處遇精準度各面向內涵。研究發現如下:一、不同處遇精準度構念面向,反映出不同執行精準程度;時間掌控、依學生反應調整是教師未能依研究設計執行介入步驟主因;組字策略、學生類化學習與合作學習策略是教師顯著未達執行標準的項目。二、「接觸程度」、「忠實程度」(教師執行「能力」)與介入結果具中度正相關;「接觸程度」、「忠實程度」(教師執行「能力」)、與「傳遞品質」(督導評估教師「涉入程度」)是檢驗本教材介入研究效度之重要憑藉。三、處遇精準度各面向間僅「忠實程度」(能力)與「傳遞品質」(涉入程度)存在顯著負相關;推測教師執行「意向」(涉入程度)和「行動」(能力)間可能存在不一致的心理反應。相關研究建議亦陳述於文末。


  • 第41卷第三期第2篇(p35-66):語音異常兒童的語音區辨及聲學調整對其聽知覺的影響—鄭靜宜
    Vol.41 No.3, (2): Speech Discrimination of Mandarin- Speaking Children with Speech Sound Disorders—Jing-yi Jeng


    語音異常(speech sound disorders, SSD)兒童常有語音區辨困難,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SSD 兒童的語音對比區辨及調整聲學線索對語音區辨的影響。本研究有102位參與者,包括31位六足歲的SSD兒童和31位年齡、性別配對無SSD的兒童為控制組;另有40位正常成人為控制組,作為和兒童聽辨表現比較的基礎。實驗一的刺激材料是52對具最小音素對比的華語單音節音,含13類語音對比。實驗二的材料是將實驗一的刺激用聲學再合成調整聲學特徵性,比較聲學調整對三組聽者區辨的影響。聲學調整方式是在摩擦噪音強度、共振峰轉折帶、VOT(voice onset time)、噪音遮蔽和梅爾倒頻(MFCC)濾波等方面做強化或減弱對比的調整。結果發現SSD兒童的語音區辨正確率顯著低於兒童控制組,兩個兒童組的區辨正確率皆顯著低於成人組;三組反應時間(RT)亦達顯著差異,SSD兒童組RT顯著慢於兒童控制組和成人組,成人組RT最短。在實驗二無論是正確率或RT,三組聽者對於強化類刺激的反應皆顯著優於減弱類刺激。SSD組對於強化類刺激,RT顯著較快於實驗一的原始刺激,顯現增益效果,但在正確率未見提升效果;對於減弱類刺激和實驗一原始刺激相較則有顯著降低效果。語音區辨的正確率和RT各與兒童構音測驗分數呈中度相關(r = .50r = -.64p < .001)。可知六歲兒童的語音區辨,無論在正確率和RT皆不及成人,對於一些較難的語音對比區辨習得應是在六歲之後;SSD兒童語音區辨能力較一般兒童為弱。由於聽知覺發展在學習「說」之前,推論語音區辨的困難可能是造成兒童SSD的原因之一。


  • 第41卷第三期第3篇(p67-98):以眼動探討符號元素對發展遲緩幼兒及同儕溝通圖形符號辨識差異之研究—黃志雄
    Vol.41 No.3, (3): Influence of Symbol Component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AAC Graphic Symbols from the Eye Movements of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evelopmental Delays—Chih-Hsiung Huang


    運用輔助溝通系統(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AC)提升障礙兒童的溝通能力,已普遍獲得國內外的研究支持,但有關溝通圖形符號的閱讀和辨識問題,卻較少被客觀地探討。因此,本研究旨在以眼動技術探討符號元素數量對發展遲緩幼兒及其同儕,在閱讀溝通圖形符號時所產生的影響。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和立意取樣,以18 位就讀幼兒園之發展遲緩幼兒(平均年齡5.7歲)以及36 位普通幼兒同儕(平均年齡5.4 歲)為對象,並以30 組常用動詞語彙之溝通圖形符號為研究材料,使用AAC 圖形符號學習系統和Mobile Eye 眼動儀,蒐集受試者對溝通圖形符號的辨識結果和眼動歷程。研究結果發現:一、普通幼兒同儕在溝通圖形符號辨識的表現優於發展遲緩幼兒,且符號元素數量與符號辨識度之間存在正向關係。二、發展遲緩幼兒和普通幼兒同儕在辨識溝通圖形符號的眼動閱讀時間上有顯著差異,發展遲緩幼兒需要較長的閱讀時間;此外,單元素符號亦較多元素符號需要較長的閱讀時間。三、發展遲緩幼兒在辨識多元素符號時,需要較多的圖文凝視時間,同時,普通幼兒同儕在單元素符號的圖文凝視率和圖形凝視率均顯著較高;此外,普通幼兒同儕在單元素符號的圖文凝視時間、圖文凝視率和圖形凝視率均顯著高於多元素符號。四、以眼動數據接近該組平均值之二位個案資料而論,普通幼兒的閱讀眼動軌跡有較多的掃視,能有系統地凝視每一張圖形符號,以搜尋可供作答的訊息,而發展遲緩幼兒則缺乏系統性的凝視和掃視。


  • 第41卷第三期第4篇(p99-128):新住民子女資優生「良師引導方案」之實踐歷程及其影響情形—陳昭儀、李雪菱、楊尚容
    Vol.41 No.3, (4):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entorship Programs for Gifted Children of New Immigrants—Chao-Yi Chen, Shiue-Ling Lee, Shang-Jung Yang


    目前國內與新住民子女相關的媒體或論文,大多關注弱勢關懷的層面,然盱衡事實已有不少新住民子女進入資優教育方案之中,因此本研究期能關注新住民子女的優勢能力,以正向積極的態度審思此教育議題,並實際啟動具體積極的作為,讓這些新住民子女資優生得以發揮其優勢能力與專長,這將是積極看見臺灣社會邁向多元文化發展的重要教育議題。研究參與者包括臺北市及新北市36 位新住民子女資優生及其父母與23 位良師,在多元彈性分組下進行師生互動、小組活動與大團體主題課程之多元「良師引導方案」。本方案以行動研究方式,不斷調整方案的進行。研究團隊透過觀察、深度訪談並蒐集相關文件與檔案資料,分析師生互動及學生學習成效。本研究發現在實踐歷程方面之現象包括:一、落實行動研究之精神,依據師親生之需求,彈性靈活調整方案;二、師生互動開展出多元的教學與學習方式與策略;三、新住民子女資優生的母親是教育資源積極的提供者。而影響情形則為:一、本方案開拓了資優生家庭的社交文化圈;二、本方案重視良師的增能歷程:良師的傾聽、看見、理解與分享;三、師親生的成長與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