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5卷第一期第1篇(p01-34):臺灣身心障礙者母親在不同時間點之困境與服務需求初探—賴念華、李御儂、羅子琦、蕭雅雯
Vol.45 No.1, (1): Challenges, Needs, and Service Expectations of Mother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Nien-Hwa Lai, Yu-Nung Lee, Tzu-Chi Lo, Ya-Wen Hsiao
本研究從臺灣本土文化脈絡向內聚焦,以障礙家庭生命發展為縱軸,探究身心障礙者母親的生命經驗與服務期待,以補現有文獻之缺。研究以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會員及同儕家長為研究對象,經五場焦點團體訪談十五位來自都會區之身心障礙者母親,發現其困境與服務需求可依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軸線切分為階段性與跨階段性兩類。階段性含(一)診斷期:困境為難以言喻的情緒、來自家人的壓力;需求是重要他人理解與支持;(二)早療復健期:困境為取捨職涯與家庭衝突、孤立無援心力交瘁、顧此失彼難為母職;需求有極需身心喘息服務、尋求親職衛教資訊、夫妻合力增進理解;(三)進入教育體系期:良莠不齊的教育環境、獨自教導障礙兒與健康手足的挑戰;需求有同儕與丈夫的支持、健全友善的教育環境;(四)離開教育體系期:困境為障礙兒獨立生活及安置的困難、與障礙兒和丈夫共處的窘境;需求有找回自我與重拾關係、優質且充足的安置機構。跨階段性困境為(1)社會汙名化的困窘、(2)缺乏溫度的專業人員、(3)醫療與社福系統的分歧;需求為(1)專業人員的理解與支持、(2)同儕家長間的互助扶持、(3)單一窗口的個管服務。研究者試從本土文化脈絡視角提出初步討論與建議:(一)受訪者以充足性與提升性需求為主:(1)母親自主意識提升、(2)社會倡議去污名化、(3)重視身心障礙者母親心理健康;(二)夫妻關係是母親的身心健康基礎;(三)同儕家長互助網絡之重要性。
-
第45卷第一期第2篇(p35-64):遲語兒語言發展趨勢和詞彙學習歷程:幼兒期至學齡前期縱貫研究—呂信慧、曹峰銘
Vol.45 No.1, (2): Languag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nd Word-Learning Process in Late-talking Children: A Panel Study from Toddlerhood to Preschool Stage—Hsin-Hui Lu, Feng-Ming Tsao
早期療育醫療人員常困擾當幼兒被診斷為「遲語兒」後,要如何預測他們日後的語言成長型態和速度,以及在學齡前期出現「兒童語言障礙」的風險。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索遲語兒的早期語言發展型態和詞彙學習歷程,並評估這些早期指標的預測效果。研究參與者為32 位兩歲「遲語兒」,量測他們靜態的語言表現(如,詞彙表達量、語句表達複雜度、接收性語言、表達性語言)和動態的詞彙學習歷程(快速連配、音韻工作記憶和聲調知覺)等能力,日後再於他們三歲與四歲時蒐集接收性語言與表達性語言能力。在四歲時根據語言能力,區分成「語言障礙」或「語言晚熟」組。結果顯示,這兩組兒童在生理年齡、非語文認知能力和生理狀態方面沒有顯著差異,但兩組兒童於兩歲時已在接收性語言、詞彙學習歷程的快速連配和四聲聲調指認有顯著差異;階層模式(HLM)分析發現控制母親教育程度、語言療育和幼兒教育等因子,「快速連配」與「四聲聲調指認」仍能正向調控遲語兒兩歲至四歲的語言成長斜率;另羅吉斯迴歸分析發現兩歲的「接收性語言」能預測遲語兒在四歲診斷為「兒童語言障礙」的風險,「快速連配」的預測性在邊緣顯著範圍。總結這些結果,意涵遲語兒於兩歲時,理解口語訊息、聲調知覺及詞彙學習歷程表現是預測日後語言發展變化的早期指標。此外,研究結果有利於發展評估兩歲遲語兒童,日後出現語言障礙風險的評量工具。
-
第45卷第一期第3篇(p65-96):保護因子對於不同復原力類型學習障礙學生之影響—張萬烽
Vol.45 No.1, (3): Effect of protective factors on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from different clusters of resilience—Wan-Feng Chang
由於神經心理功能的缺陷,使學習障礙學生在學業上持續遭遇困難,若加上社會情緒上的問題,就容易對其適應造成影響。從復原力的角度來看,若有良好的個人特質或社會支持,就能協助個人在逆境中有正向的發展。本研究旨在探討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家庭支持、教師支持以及同儕支持等內、外在保護因子對學障學生心理健康是否產生保護作用。以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99 學年度303 位國三學障學生為對象,透過個人取向的復原力研究設計,以瞭解不同保護因子及危險因子集群之學障學生,其及心理適應是否有所差異。結果發現可將學生分為具復原力(20.8%)、適應良好(32.0%)、高度風險(20.5%)以及適應欠佳(26.7%)等四組,以區別分析檢視正確分群的程度,其總正確率為94.7%。此外,比起高度風險和適應欠佳群體,具復原力和適應良好兩組學生有顯著較佳的自我概念、自我效能、家庭關係、師生關係以及同儕關係。本研究最後針對保護因子對於學障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提出討論,並對未來研究與實務工作提出建議。
-
第45卷第一期第4篇(p65-96):點與線的選擇:十九世紀末臺灣盲用文字的演變—邱大昕
Vol.45 No.1, (4): Choosing between Lines and Dots: The Evolution of Reading Systems for People who are Blind in Taiwan during the late 19th Century—Tasing Chiu
臺灣盲人特殊教育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不過目前對早期盲人教育的瞭解非常有限且有不少訛傳。本文旨在探討與釐清十九世紀末,臺灣盲人所使用的文字系統及其演變過程。使用之資料主要來自英國與臺灣基督教會與圖書館保存的歷史檔案與相關書籍。從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特藏室,與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所保留的盲人讀本,可以得知早期臺灣盲用文字至少有穆恩字體(Moon)和布萊爾點字(Braille)兩種。但根據史料記載,在此之前盲人可能還使用過近似羅馬字母的亞士頓(Alston)線體字。從亞士頓、穆恩等線體字到使用布萊爾點字,過去視為不可避免的進步趨勢。然而盲文字體的選擇涉及許多不同考量,而非單純由學習效率或製作成本來決定。甘為霖考慮不同年齡層盲人的需要而決定點線並用,穆瑞則從盲童發展到文盲明眼人的教育因此將點連成線,最後羅馬字母點字成為主流主要則是考慮到中國方言種類與教會發展之歷史因素。過去許多障礙研究以為,早期特殊教育多由健全者(able-bodied)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基於障礙學生自身的需要。障礙權利意識抬頭之後,布萊爾點字和手語才開始為盲啞學校所接受。然而實際上盲文字體的選擇牽涉因素很多,許多時候是同時考慮障礙者與非障礙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