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5-2期
  • 第45卷第二期第1篇(p1-29):國小自閉症資優生多階層校本方案運作模式之探究—鄒小蘭
    Vol.45 No.2, (1): Study on Operating Model of Multitiered School-Based Program for Gifted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Syndrome in Elementary Schools—Hsiao-Lan Chau


    本研究為應用介入反應模式之多階層概念,協同三所國小規劃與執行自閉症資優生之校本方案,以增進學校團隊處遇自閉症資優生的知能。研究透過方案文件、調查問卷與個別訪談等資料,分析多階層介入服務之校本方案運作與模式建構。本研究依學生優弱勢需求、學校設班類型和介入階層,建構出雙類型三階層、單類型三階層和單類型二階層之介入服務模式;階層一著重在普通班老師調整班級經營型態和個案優勢領域學科的課程調整;階層二採同質性興趣小組進行優勢帶弱勢的特定目標介入,可由普通班、資優班或身障資源班提供如專長充實課程、小團體輔導等服務;階層三則由資優教師或符合個案優勢專長的教師提供優勢才能發展之個別或更小團體的課程。各模式的運作步驟為優弱勢評估、組織團隊、介入前會議、執行介入與檢討修正等循環歷程,且介入階層與順序保有彈性因校制宜。校本方案的正向影響包括校本團隊認同且願持續促進方案運作、扭轉教師弱勢補救的慣性思維與教學取向、協助個案導向正向自我概念與提升學習動機及社會技巧、影響同儕對個案的相處態度與縮短人際距離、增加親子互動機會與利於親師溝通;而運作的阻礙有師資跨域專業不足、優弱勢課程拿捏困難、階層介入順序與指標決定困難、人力負荷過重及共備時間不足、媒合介入時間及同質性小團體不易。本研究亦提出解決阻礙的因應策略、結果應用及未來研究建議,期能裨益自閉症資優生獲得學校本位之多階層介入服務的機會。


  • 第45卷第二期第2篇(p31-60):一位極重度高職自閉症學生前兆行為功能分析與介入成效之初探—王慧婷、陳明宗、阮震亞、郭宇婕、嚴以庭
    Vol.45 No.2, (2):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Effects of Precursor Behavior Intervention of a Student with Profound Autism—Hui-Ting Wang, Ming-Tsung Chen, Chen-Ya Juan, Yu-Chieh Kuo, Yi-Ting Yen


    本研究者嘗試以前兆行為(precursor behavior)之行為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與介入的方式,改善一位極重度自閉症高職學生之一連串自動增強的行為問題,例如:連續敲擊物品、咬人與頭撞人或地板,或是在椅子上大力跳動等。當特教生行為問題本身的嚴重程度,在倫理上不允許我們使用行為功能分析去誘發行為問題的時候,近代學界有一些建議的作法。其中一個作法,是以和嚴重行為問題相同反應群的前兆行為,取代個案嚴重行為問題本身的評量與介入。本研究以較為緩和的連續敲擊物品作為前兆行為,研究目的如下:1、執行行為功能評量找出前兆行為之功能,2、在得出前兆行為功能為自動增強後,運用訪談與觀察刪去不適配之感覺輸入形式,最後以海綿及耳塞之觸覺替代策略,以期改善研究對象前兆行為的發生次數。本研究採用單一受試研究法之多元素設計(multi-element design)進行前兆行為功能分析,並採用快速重複不斷基線—介入倒返設計(constant reversal design),評估執行海綿與耳塞兩種觸覺輸入替代策略之成效。本研究結果顯示,使用耳塞的感覺輸入替代之介入策略能顯著降低研究對象連續敲擊物品之前兆行為,兩者間具有功能關係(functional relationship)。本研究開啟了臺灣在處理嚴重行為問題時採用前兆行為評量與介入的實證序端,然而,本團隊並非教育現場工作者為其限制之一,建議未來能由教育現場工作者擔任研究者,更進一步將實證性、更積極的教育介入策略應用於教育現場,以落實行為功能評量與介入的重要意涵。


  • 第45卷第二期第3篇(p61-88):學習障礙大學生韌性發展歷程探究—曾瓊禛、洪儷瑜
    Vol.45 No.2, (3): Development of Resili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Chiung-Chen Tseng, Li-Yu Hung


    本研究主要透過學障大學生生命敘事,獲得當事人內在觀點,用以理解其韌性發展歷程。本研究邀請三位學障大學生(Y, W, J)參與,以六次半結構深度訪談,對學障大學生及其母親收集研究資料,藉由不同發展時空(國中小、高中、大學)、人我社會情境系統(自我、社會、學校)、以及韌性概念基本元素(危險、保護、適應),建構學障大學生韌性經驗敘事探究空間;並以「內容- 類別」分析法,將其韌性發展歷程內容進行重述與論述。研究發現,三位學障大學生韌性發展包括抗衡與復原功能,前者意指抗衡學障帶來的危險威脅,後者則是從適應危機中復原;促進韌性發展的保護機制涉及自我與社會系統,是結合情感與專業的社會支持,藉由發展過程裡的情境事件或轉折點,促使自我系統產生螺旋式向上發展的轉變而成。自我覺知是促發學障大學生韌性發展的關鍵;三位學障大學生自我覺知學障經驗內涵包括學業與非學業適應層面,由學障引發的負向情緒反應與自我和社會他人覺知內容的不一致有關,致使對隱形的學障影響機制產生歧異認知或誤解。來自家庭、同儕、有關專業人員的社會支持,能提供不同比重的情感與專業支持力量,促進三位學障大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展現韌性。學障鑑定產生的標籤效應並未在三位學障大學生發展過程產生汙名化影響;鑑定後引進的專業資源,能助益學障大學生與社會他人一致共覺學障現象,進而藉由共尋問題解決之道克服適應困難、防止惡化自我表現,藉由成就感發展正向心理,終於展現韌性。學障相關介入考量與建議於文後陳述。


  • 第45卷第二期第4篇(p89-110):國中教師服務癌癒後學生返校的經驗(英文稿)—鄭臻貞
    Vol.45 No.2, (4): Yuan Brought Us Together: Teachers’ Experiences in Working with Adolescent Cancer Survivors for Successful Middle School Reentry—Chen-Chen Cheng


    癌癒後兒童返校繼續學業時可能面臨不少挑戰。目前臺灣癌癒後兒童返校方面的研究者大多為護理人員,比較缺少教師方面的角度和參與。從癌癒後兒童的福祉出發,本質性研究以現象學研究派典來探究三位國中教師服務三位癌癒後兒童(一位教師各服務一位學生)的觀點及實際經驗。他們的學生七年級時分別被診斷為骨癌或血癌,經過兩年治療,於九年級返校。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方式蒐集研究資料,訪談時間為1-2 小時。訪談錄音檔的逐字稿經過主題分析,得到以下結果:教師和 學生及家長建立深刻正面關係,以「緣」看待師生關係,擔任學生的床邊教學教師,以極具創意及彈性的做法來增進在校同儕和住院學生間的互動,促進並動員班級、全校、社區的支持及資源整合。教師扮演的橋樑功能將學校、家長(母親)、醫院連接起來創造了一個虛擬卻意義深遠的學習社群。雖然學生學習的時間空間並不相同,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比在各別學習環境中學習機會更為豐富多元。為了讓學生順利返校,除了鼓勵學科教師擔任床邊教學教師外,原本擔任床邊教學/在家教育的特教教師更應該提升兒童癌症相關知能並擔任學校、家長、及醫院間的橋梁。另外,建議利用網際網絡及技術,開發適合課程平台,讓無法返校學習的學生能在線上和班上同學一起學習及互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