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6-3期
  • 第46卷第三期第1篇(p1-27):逆風飛翔—大專身心障礙學生自我探索學習之旅—鄭聖敏、柯惠菁、陳秀芬
    Vol.46 No.3, (1): Think Big, Fly High: A Self-Exploration Learning Journey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Sheng-Min Cheng, Hui-Ching Ko, Hsiu-Fen Chen (p1-27)


    大專教育階段是身心障礙學生重新檢視過去自我、思考未來的認同發展關鍵時期。大專身障學生的自我探索歷程便是其認同形成的過程,透過大專身障學生自我探索內涵及自我探索學習方案運作之相關文獻要義,研究者以行動研究法,邀請9 名大專身障學生組成共學團體,從探索、增能角度擬定自我探索學習方案,重新認識自己,重塑自我意義及價值並探討其結果。該方案在為期一學年的執行過程中,因學生們的強烈意願而修正學習任務,發展出一趟出國探索學習之旅。本研究在走完整趟自我探索學習之旅後,對大專身障學生輔導有新的體認:一、以探索、增能為主之內涵有助其重建自我意義;二、可藉由反思協助學生將外在經驗與內在自我加以連結;三、應重視學生個人自主性及真實感受;四、建構協同學習的環境,鼓勵學生在團體中學習。本研究也掌握大專身障學生自我意義及價值重建是個自主性高及持續認識並整合多元自我的內在建構歷程。最後,研究結果顯示學校、教師與輔導人員及家長可營造大專身障學生探索、增能之支持環境。本研究並根據研究發現,分別對大專校院提供身障學生輔導、引導大專身障學生重建自我意義與價值,以及未來研究提出若干建議。


  • 第46卷第三期第2篇(p29-56):運用職業重建資訊系統資料進行身心障礙服務個案就業之空間分析—黃宜君、郭幸福
    Vol.46 No.3, (2): Spatial Analysis of Employment of Clients with Disabilities: Data from the National Disability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Case Service Database—I-Chun Huang, Hsing-Fu Kuo (p29-56)


    為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許多研究已致力於就業成效的評估與各項影響因素的探討,但是對於身心障礙者就業之空間位置與地理特性分析,迄今仍甚少涉及。近年來,空間分析方法迅速進步,有助了解地物分布所呈現的空間型態,並可結合空間迴歸模型,更確切掌握區域特性與各項因素間的關係。因此本研究旨在運用民國105 年「全國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服務資訊管理系統」內成功就業個案的資料,結合空間分析方法,探討臺灣接受職業重建服務之身心障礙個案的就業分布狀況,共計使用4,592 筆身心障礙個案的就業數據。分析過程依序包括空間自相關分析、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以ArcGIS 10.2 軟體,進行空間資料分析,並利用SPSS Statistics 17.0,進行統計數據分析。結果發現,身心障礙個案就業分布經全域型空間自相關Moran’s Index 檢定顯示呈現空間群聚現象;區域型空間自相關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 (LISA) 分析得知,身心障礙個案就業群聚的現象以高屬性群聚(High-High)為主,未有顯著的高屬性離群(High-Low)、低屬性群聚(Low-High)與低屬性離群(Low-Low)區域發現。迴歸分析顯示,從業人口密度與服務業佔比是影響身心障礙個案就業之顯著因子,具有顯著正相關,且這兩個變數在不同地區產生不同的影響性;地理加權迴歸模型解釋力達86%。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認為空間分析在職業重建領域的應用需要持續被重視,使用地理加權迴歸較傳統線性迴歸更能解釋臺灣接受職業重建服務個案的就業分布狀況,區域空間分析結果亦可提供更細緻的實務應用建議。


  • 第46卷第三期第3篇(p57-86):學習障礙與一般學生學業自我概念與學業成就之比較:內外參照架構模式—張萬烽
    Vol.46 No.3, (3): Comparison of Academic Self-Concept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ternal/External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Wan-Feng Chang(p57-86)


    以往認為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業表現低於一般學生,也連帶的將使其學業自我概念受到影響,過去曾有研究針對學障學生整體學業自我概念加以探究,但對於特定學業自我概念則較少探討。若能瞭解學障學生特定學業成就是否對其學業自我概念有所影響,與一般學生之間是否有所不同,就能作為介入上的參考。本研究以106 學年度高雄市國小三到五年級一般學生791 名和學障學生353 名為研究對象,比較兩個群體在學業成就、學業自我概念上的差異,並且以內外參照架構模式來瞭解兩個群體之學業成就與學業自我概念間的關係。結果發現,一般學生與學障學生在國語和數學成就的差異達大效果量;再者,自我概念方面,控制學科表現後兩個群體間的國語自我概念沒有差異,數學自我概念則是學障學生優於一般學生。至於內外參照架構的結果上,不同年級的一般學生在同一科目的學業成就與自我概念間的相關均達顯著水準,顯示社會比較能力已存在。不同年級的學障學生同一科目的成就與自我概念間均未有顯著相關,不同科目學業成就與另外一科的學業自我概念間也無顯著關連,因此社會比較和向度比較能力均尚未建立。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做為未來研究與實務上之參考。


  • 第46卷第三期第4篇(p87-113):在五年級國語課實施差異化教學:教師適應與學習成效的個案研究—張明珠、曾世杰、陳淑麗
    Vol.46 No.3, (4): Teacher Adaptation to and Effectiveness of a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Program in Fifth-Grade Literacy Classes : A Case Study—Ming-Chu Chang, Shih-Jay Tzeng, Shuli Chen(p87-113)


    本個案研究蒐集質性及量化等多元資料,描述兩位五年級教師在班上國語課實施11 週(每週5 節,共55 節)差異化教學的經驗,兩位老師任教的兩班為介入組,學生共45 位。在研究團隊密集的協助下,介入組兩位教師嘗試以彈性能力分組、不同難度的學習單,以及差異化的提問等方式,在教學中加入差異化教學的元素。本研究目的有三:一、報告兩位老師的適應歷程;二、以另外兩位老師任教班級的45 名學生為對照組,藉標準化的語文成長測驗及期末成績,分析差異化教學的整體成效,及成效是否會因學生程度而異。三、研究以問卷、訪談、觀察等方式,了解介入組同學,包括一名特殊需求學生,對差異化教學的反應。研究結果指出:一、介入的初期,兩位教師雖有研究團隊密集的協助,仍然遭遇許多困難與挫折,直到中期,教師熟悉了差異化教學的執行方式、覺察到自己提問技巧的提升、且更能關注學生的差異,才逐漸脫離困境。兩位師教師也發現學生學習品質及參與學習活動的動機都有提升,這樣的覺察與發現,讓教師更願意投入這種新型態的教學。二、量化分析結果指出,接受差異化教學的學生,不論原來的程度為何,其詞彙能力後測均顯著優於對照組,但兩組的閱讀理解能力及期末考分數沒有顯著差異。三、問卷、訪談及課室觀察的結果顯示,學生喜歡差異化教學的設計,認為自己學習更為投入、主動,介入組唯一的特殊教育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情況則有明顯改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