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7-2期
  • 第47卷第二期第1篇(p1-32):一句話惹惱障礙者:以污名溝通模型探究障礙微歧視話語之詮釋與回應—董怡寧、邱春瑜、游鯉綺、許朝富、周倩如
    Vol.47 No.2, (1): The best defense is a good response: Using the model ofstigma communication to explore perspectives toward disability microaggressions during daily conversation—Yi-Ning Tung, Chun-Yu Chiu, Li-Chi Yu, Jacky Hsu, Chien-Ju Chou (p1-32)


    融合已成全球趨勢,障礙者權益受到重視,頻繁的互動機會也帶來挑戰;而挑戰包含日常生活的短暫互動中,障礙族群感受到針對其障礙特質或身份偏見的「微歧視」。本研究奠基於污名溝通模型,由包含障礙者、障礙者家人、專業人員所組成之研究團隊,自「一句話惹惱障礙者」活動投稿中挑選出十句符合微歧視定義之話語,透過立意取樣訪談十一位異質受訪者,探討受訪者對障礙微歧視的訊息展現、反應、結果及循環。本研究發現交談雙方背景、話語語氣及用字遣詞、當下的情境脈絡都會影響對話語的觀感;障礙者並不一定會認定自己是受標記族群。其次,受訪者認為說話者意圖表達善意以及關心,受標記者卻可能認為這些善意受限於認定障礙者劣勢的框架。接著,當受標記者對於文本感到不舒服,面對語句時卻表達無奈及接受,可能顯示出內化健全主義。再來,受標記族群在微歧視事件中多半採取忽視或者離開現場的反應;反之受訪者則建議透過溝通傳達不舒服的事實或原因,同時傳遞正確的資訊。然而,微歧視的高頻率且快速的特徵時常讓人無法及時回應;因此在個人層面的溝通之外,尚可在教育中落實反健全主義的宣導與倡議。建議未來研究可檢視不同障礙特質的微歧視樣貌、非口語微歧視,以及標記形成的背景脈絡。實務上則建議編寫反健全主義的教材,以實際的例證引導受標記與非標記族群思考及討論。實務支持與研究過程中,皆應將障礙者及其相關人士視為夥伴。


  • 第47卷第二期第2篇(p33-64):使用手語的聽損者對中文語意不透明詞的運作與記憶表現—邱倚璿
    Vol.47 No.2, (2):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and memory performance of Chinese semantic opaque words among deaf signers—Yi-Shiuan Chiu (p33-64)


    本研究操弄語意透明度,探討有臺灣手語經驗聽損者的中文構詞與神經電位運作機制。語意透明度詞分為透明詞(如平坦)與不透明詞(如花生),透明詞是指全詞語意可從組成字(詞素)語意得知,不透明詞則較難從詞素的語意獲得全詞語意。本研究假設:若詞彙以全詞表徵運作,透明詞與不透明詞的行為與腦電波結果應不會有差異;若會進行詞素分解後彙整,由於不透明詞詞素與全詞語意不一致,會需要較多認知資源彙整;若有些詞彙偏向詞素分解,有些以全詞表徵,兩種運作平行地激發,則為雙路徑模式。受試者包含28 位聽力正常的聽常者,以及28 位流利使用臺灣手語的聽損者。詞彙判斷作業中,受試者需判斷是否為合理的中文詞,之後在未預期下進行記憶作業,判斷詞彙是否出現過(新詞,舊詞),並評估當下記憶判斷的信心(記得/ 確定、知道/ 不確定)。結果發現在詞彙作業中,兩族群對不透明詞有較正確、較快反應時間,但腦電波結果相反,聽損者對透明詞有較負向電位,聽常者則是不透明詞。記憶作業中,兩族群對不透明詞有較高正確率與信心評估,但聽常者對不透明詞有較高敏感度,不透明詞的新詞比舊詞有更負向腦波,聽損者這兩項未有差異。這顯示出聽常者對詞彙進行詞素分解,不透明詞需要較多認知資源彙整,但也形成更凸顯的記憶表現;聽損者對透明詞採詞素分解,不透明詞則仰賴全詞表徵,支持雙路徑模式。此結果揭示出流利使用手語的聽損者,會發展出適合中文構詞知識與運作,以達詞彙理解的目的。


  • 第47卷第二期第3篇(p65-94):未有資優生之前:地方模式偏鄉校本資優方案之行動研究—呂金燮、張琇儀、劉亞汶
    Vol.47 No.2, (3): Path to giftedness: An action research of place-based gifted program for rural students in Taiwan—Chin-Hsieh Lu, Hsiu-Yi Chang, Yea-Wen Liou (p65-94)


    偏鄉地區資優生出現率偏低,是低代表性族群資優教育的重要議題。以才能發展典範的資優教育理念為基礎,研究團隊與新北市偏鄉地區學校合作,以4 年的行動研究,探究地方模式校本資優方案的建構與調整歷程、成效與意義。為回應偏鄉地區的殊異性,行動研究調整全校性充實模式結合資優行動拓樸模式的優異概念,做為偏鄉地區校本資優方案的架構。行動期間共有21 位二至五年級的學生持續參與校本自然觀察方案至少一年,其中女生3 位,男生18 位。行動研究資料來自學生的自然觀察特質、興趣量表、歷程觀察與作品與相關其他學業成就表現,以及教師焦點團體座談和非正式個別訪談等。行動研究主要發現有三:首先,回應偏鄉學校殊異性,行動以三個在地轉化階段將全校性充實模式轉化為偏鄉校本資優方案;其二,以地方模式偏鄉校本資優方案設計的自然觀察充實課程,有利於促發偏鄉學校學生在自然觀察特質與目標導向行動腳本的發展;其三,未有資優生之前,才能發展典範地方模式校本資優方案可作為偏鄉資優教育建構的另類模式。最後,依據行動結果,從才能發展典範與文化回應觀點,對偏鄉資優教育提出具體建議。


  • 第47卷第二期第4篇(p95-118):腦性麻痺使用觸控螢幕操作之調整歷程(英文稿)—吳亭芳
    Vol.47 No.2, (4): Adjusting touchscreen operation for individuals with cerebral palsy—Ting-Fang Wu(p95-118)


    觸控螢幕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普及,然而,它的操作需要靈巧的精細動作,這對肢體障礙者,尤其是腦性麻痺相當困難。儘管iOS 和Android 系統都有針對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內建調整系統,但仍無法滿足每位腦性麻痺的特定需求。因此,本研究主要為職能治療師協助3 名腦性麻痺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觸控螢幕操作的調整過程。本研究以單一受試研究法交替處理設計,比較對觸控螢幕操作的不同調整策略,為3 名腦性麻痺學生選出最合適的操作策略。結果顯示,增加目標大小和降低反應速度可以提高參與者在手機觸控螢幕上輕按任務的正確率。此外,提供固定智慧型手機的輔具有助於腦性麻痺學生的輕按任務表現。本研究可提供專業人員未來在評估腦性麻痺患者使用手機,調整觸控螢幕操作時的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