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47-3期
  • 第47卷第三期第1篇(p1-33):以刺激等同為基礎之教學—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對稱與轉移之表現成效—蔡欣娟、鳳華
    Vol.47 No.3, (1): Effects of equivalence-based instruction on the emergence of symmetry and transitivity in the Chinese functional vocabulary of two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Taiwan—Hsin-Chuan Tsai, Hua Feng (p1-33)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刺激等同為基礎之教學對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對稱與轉移之表現成效。本研究以中部地區兩名國小智能障礙中度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方式採單一受試跨行為多試探實驗設計。自變項為以刺激等同為基礎之教學,刺激組分別是為字卡(A)、圖卡(B)、口說(C),學習材料為功能性詞彙,依類別分為三個主題(食物類、餐具類、衣物類)。依變項之一為直接接受教學功能性詞彙之刺激- 刺激關聯組(A-B)的習得百分比,依變項之二為接受教學刺激組(A-B)後所自動衍生之「對稱」(B-A)表現,結合原本具備的B-C 關聯,能衍生產生「轉移」(A-B,且B-C,則A-C,C-A)表現。研究結果以視覺分析進行資料分析,最後邀請家長與教師填寫問卷並訪談家長以建立社會效度。研究結果摘要如下:一、在接受教學後,兩名受試者在三個主題功能性詞彙中之「字卡- 圖卡」(A-B)關聯之習得百分比具有立即與材料類化成效。二、兩名受試者已具備「圖卡- 口說」(B-C)關聯能力,結合新習得的(A-B)關聯,經探測結果顯示,對未經教學的刺激- 刺激關聯能衍生對稱(若A-B,則B-A)表現、與轉移(若A-B 且B-C,則A-C,C-A)成效。三、家長與教師均肯定以刺激等同為基礎之教學對功能性詞彙之學習成效。本研究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相關議題之討論並對實務教學及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 第47卷第三期第2篇(p35-65):陪你看見花開:一位母親培養資優自閉症子女自我決策之敘事探究—吳怡慧
    Vol.47 No.3, (2): Going with you to watch the flowers bloom: A narrative study of a mother cultivating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her gifted child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I-Hwey Wu (p35-65)


    自我決策是轉銜的重要關鍵,然而當前探討家庭培養特殊子女自我決策的研究仍顯不足,相關跨階段歷時性研究也缺乏。本研究採敘事探究分析一位母親培養高中以下資優自閉症子女自我決策的歷程,及其個人背景與家庭脈絡的影響。研究者對母親進行多次深度訪談,並以整體-形式分析及類別-內容分析加以析論。研究結果顯示:(一)母親的培養歷經懵懂扎根、挫敗摸索、幽悶耕耘和從容初收等階段的起伏。(二)影響母親培養歷程的個人背景包括:1. 健康生涯觀為基底;2. 及時積極因應而產生轉折。(三)影響母親培養歷程的家庭脈絡包括:1. 原生家庭正向價值觀的代間傳遞;2. 家族與學校的社會支持;3. 配偶的共親職。(四)資優自閉症子女自我決策的培養是兼顧生活與雙重特殊需求的三軸線動態歷程,但易忽略障礙的早期介入。(五)自我決策的培養需要反覆修正和多元鷹架支持。本研究建議家長及早介入並尋求社會支持,提供多元適齡適性的鷹架,建立健康的生涯觀與界線,並找出家庭系統的優勢與正向影響。最後,據以提出對家長、專業人員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 第47卷第三期第3篇(p67-96):資優學生未來觀之個案研究—張衿綾、陳偉仁、陳美芳
    Vol.47 No.3, (3): A case study of gifted students"a; perspectives on the future—Chin-Ling Chang, Wei-Ren Chen, Mei-Fang Chen (p67-96)


    本研究透過回溯及前瞻的方式進行個案研究,探討資優學生的未來觀。首先探究三位研究參與者在2009 年就讀小學時對未來的初始思考與觀點,以及歷經十年,未來觀的發展與變化;接著描述研究參與者在面對未來觀之弔詭時取得平衡的型態。本研究透過深度訪談、文件分析等多元的質性資料蒐集方式,檢視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研究資料。研究結果發現:一、三位資優學生未來觀樣貌多元,有的是追隨現實利益努力向上翻轉人生、或者大膽想像與掌舵將理想寄情於希望、也有持續融合內外在變化創造多元可能。學生具有獨特意義的未來觀,會受個人特質、興趣、重要他人、家庭背景及對世俗框架的想法等影響,經由內在覺察與感知,整合自身對未來的態度、關聯、價值與行動,並隨時間和環境的改變有所調整或變化。二、未來觀發展是一次又一次平衡與躍升的動態歷程。個體面對未來的弔詭衝突時,透過自身內在需求與環境脈絡交互影響,並與個人獨特意義持續連結深化,逐步形塑出個人面對未來觀弔詭時的平衡型態,如:取捨型、僵持型或內化型,進而發展至心中所渴望的未來,建構完整的自我。三、影響學生未來發展的路上,父母有其關鍵影響力。而師生對話亦創造了彼此反思內在初衷與開啟未來視野的機會與可能。研究建議:一、在研究上可持續梳理未來觀相關內涵,以建立資優學生未來觀多元模式或理論,建構未來學取向之資優教育。二、在實務上,教師可透過引導與推動,讓學生從小對未來的感知連結個人內在,有更多的覺察、理解與認識。


  • 第47卷第三期第4篇(p97-123):先發與續航之間:高中階段體育資優生才能發展歷程與挑戰之探究—鄭又嘉、呂金燮
    Vol.47 No.3, (4): Processes and challenges of talent development of sports-gifted students in high school—Yu-Chia Cheng, Chin-Hsieh Lu (p97-123)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究高中階段體育資優生才能發展的歷程與挑戰,高中階段是體育資優生專業生涯發展的轉捩點,在體育才能的投入與學業成就的雙重壓力下,學校學習上的適應、自我認同與社會支持是影響他們持續追求體育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採用多重個案研究法,邀請三位高中階段具傑出表現的網球選手與其重要他人參與研究,以半結構個別訪談為資料的主要來源,並透過觀察與文件整理等方式,多面向蒐集與分析體育資優生才能發展上所面對的複雜問題。資料以質性主題概念分析,描述與詮釋三個個案獨特的才能發展歷程與挑戰。研究發現三位高中階段的網球體育資優生因其個人特質、專業團隊與家庭支持互動的歷程,在網球才能發展上各具獨特性,歸納三位個案的發展歷程與挑戰,主要研究結果有三:首先網球才能發展與挑戰有早期訓練與多元探索難兩全、競賽與熱忱難兼容以及才能與心理教練難兼顧等三個面向;其次高中階段網球資優生學習適應的重要因子有自主學習、志同道合的楷模、重要他人的肯定與支持及心理素質等;第三是高中階段的網球資優生自我認同的多元樣態。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體育資優學生才能發展的啟發與建議。


TOP